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阻沽头闸陆行二十馀里到沛县》
《舟阻沽头闸陆行二十馀里到沛县》全文
明 / 归有光   形式: 古风

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

曲河见舟樯,相去只咫尺。

舍舟遵平途,马蹄生羽翮。

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

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

吾来江北地,每喜见秀麦。

行行野树合,已到古沛驿。

汉帝遗原庙,屋瓦残青碧。

龙化已千秋,鸡犬如昨昔。

欲寻歌风处,闾里乱遗迹。

今人泗水上,犹树歌风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遇阻于沽头闸后,改陆路行走至沛县的旅途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首句“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船只在闸口受阻的情景,仿佛百里之遥。接着,“曲河见舟樯,相去只咫尺”转折,描述了船只虽被阻隔,但河岸上可见船只的桅杆,实际距离却近在咫尺,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力。

“舍舟遵平途,马蹄生羽翮”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弃舟步行的情景,马蹄似乎长出了翅膀,寓意着旅程的便捷与轻盈。接下来,“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则转向对田野风光的描写,和风中麦穗摇曳,满目皆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一句,诗人借以表达对江南富庶之地的感慨,与后文“吾来江北地,每喜见秀麦”形成对比,突显出江南地区丰富的农作物资源。

“行行野树合,已到古沛驿”描绘了诗人继续前行,穿过密林,最终到达古沛县驿站的场景。这一段不仅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漫长,也暗示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向往。

“汉帝遗原庙,屋瓦残青碧”将视线引向历史,诗人看到了汉高祖刘邦的陵寝,尽管庙宇破败,但屋瓦依然青碧,象征着历史的永恒与不朽。

“龙化已千秋,鸡犬如昨昔”则是对当地传说的引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迁,但某些传统与记忆却如同昨日般鲜活。

“欲寻歌风处,闾里乱遗迹”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历史故事的愿望,但面对的是混乱的遗址,难以找到确切的答案。

最后,“今人泗水上,犹树歌风石”以现代人的视角,看到泗水边依然树立着歌颂风流人物的石碑,象征着历史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人文景观以及对历史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历史的尊重。

作者介绍
归有光

归有光
朝代:明   字:熙甫   籍贯:江苏昆山   生辰:1506~1571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猜你喜欢

次韵明仲幽居春来十首·其四

归来十六见新元,种得黄楠绕旧村。

岂是翛然便遗物,吾衰不复梦修门。

(0)

生查子

城头长短更,水调高低唱。

别酒不盈斟,泪洒风烟上。

明年二月时,更向城阴望。

只有旧歌辞,传作风流样。

(0)

付二郎

望前一日正芳春,我祖当年庆诞辰。

奕叶有孙同此日,吾门他日宠光新。

(0)

满庭芳

晓日迎凉,烟华生翠,玉麟香转风轻。

细丝钧管,罗绮拥芝庭。

竞折蟠桃献寿,雨露罩,春下仙瀛。

碧池上,龟游鹤舞,一曲奏长生。当年。

嘉庆会,兰江秀气,星昴光灵。

奄奕世馀徽,同降元精。

此日中吴太守,看看秉、廊庙钧衡。

麒麟阁,功名第一,从此入丹青。

(0)

念奴娇

水枫叶下,乍湖光清浅。凉生商素。

西帝宸游罗翠盖,拥出三千宫女。

绛采娇春,铅华掩昼,占断鸳鸯浦。

歌声摇曳,浣纱人在何处。

别岸孤袅一枝,广寒宫殿,冷落栖愁苦。

雪艳冰肌羞淡泊,偷把胭脂匀注。

媚脸笼霞,芳心泣露,不肯为云雨。

金波影里,为谁长恁凝伫。

(0)

送唐御史

力犯雷霆众共危,远投魑魅独为宜。

忠州学业真无负,高庙神灵固有知。

自倚圣明容直道,未甘憔悴死荒陲。

满朝卿相多公议,莫把文章作楚辞。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