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筋尚宛然。
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
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
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筋尚宛然。
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
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
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所作,其风格典雅,意境深远。诗人在描述一棵古柏树时,用“道人手种几生前”开篇,表达了这棵柏树的悠久历史和神秘色彩。“鹤骨龙筋尚宛然”则形容其外观雄伟、线条优美,如同仙鹤之骨、龙之筋脉。
“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中,“双干”指的是柏树的两根主干,“一先”可能是指两棵柏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象。“神物化”暗示这两棵柏树似乎具有超自然的力量,而“九朝三见太平年”则表明这些柏树已经历经多个朝代,看到了许多太平盛世。
“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佳名到处传”一句中,“华构”可能指的是山中的华美建筑,与“依岩出”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对于这棵柏树所在环境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人也希望这棵柏树能够得到一个好听的名字,并且能够被人们广泛传颂。
最后,“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即使当下的心境如同灰尘般平淡,但仍然愿意与这棵尚未枯萎的古柏为伍,与之共度时光,寻求一种禅意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生命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物在人亡无见期,闲庭系马不胜悲。
窗前绿竹生空地,门外青山如旧时。
怅望秋天鸣坠叶,巑岏枯柳宿寒鸱。
忆君泪落东流水,岁岁花开知为谁。
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
平明别我上山去,手携金策踏云梯。
腾身转觉三天近,举足回看万岭低。
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
此度别离何日见,相思一夜暝猿啼。
去年今日到城都,城上芙蓉锦绣舒。
今日重来旧游处,此花憔悴不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