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萧飒起毫端,雪干苍苍几岁寒。
黑入太阴云雨合,就中疑是老龙蟠。
长风萧飒起毫端,雪干苍苍几岁寒。
黑入太阴云雨合,就中疑是老龙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作,以松树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首句“长风萧飒起毫端”,以“长风”和“萧飒”营造出一种凛冽而充满力量的氛围,仿佛在描述画家在创作时,内心情感的激荡与笔触的飞扬。这里的“毫端”既指画笔的尖端,也暗喻了画家的技艺与情感的交汇点,形象地表现了艺术创作的瞬间灵感与激情。
次句“雪干苍苍几岁寒”,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背景和氛围。通过“雪干”和“苍苍”的描绘,营造出一片寒冷而静谧的冬日景象,暗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艰苦与坚韧。同时,“几岁寒”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松树生命力的顽强,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第三句“黑入太阴云雨合”,将画面的色彩与自然现象相结合,通过“黑入太阴”描绘了夜晚或阴云密布的场景,与前两句的明亮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同时,“云雨合”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也象征着画家内心情感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一句“就中疑是老龙蟠”,以“老龙蟠”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意象,将松树与古老、神秘的力量相联系,赋予了松树以超凡脱俗的生命力。这句话不仅赞美了松树的形态之美,更表达了对自然中蕴含的古老智慧和生命力的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作中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生命力,更蕴含了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哲学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巫来江水碧如油,炎方帝子乘兰舟。
江女摇珰烟花洲,绿发縿縒珠玉秋。
红肌香泪出风雨,耿耿银河隔天语。
埋骨无人吊碧山,狒狒来时猩猩去。
蛮云莽莽骑红鲤,苍梧露冷迷湘水。
早知天上胜人间,一笑相逢都未死。
水云破碎月脱衣,夜来化作寒蝶飞。
青陵台畔行人稀,荒宫梁殿花草非。
湿萤暗照雷塘夜,游魂归去青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