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画松》
《画松》全文
明 / 林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长风萧飒起毫端,雪干苍苍几岁寒。

黑入太阴云雨合,就中疑是老龙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作,以松树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画家对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首句“长风萧飒起毫端”,以“长风”和“萧飒”营造出一种凛冽而充满力量的氛围,仿佛在描述画家在创作时,内心情感的激荡与笔触的飞扬。这里的“毫端”既指画笔的尖端,也暗喻了画家的技艺与情感的交汇点,形象地表现了艺术创作的瞬间灵感与激情。

次句“雪干苍苍几岁寒”,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背景和氛围。通过“雪干”和“苍苍”的描绘,营造出一片寒冷而静谧的冬日景象,暗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艰苦与坚韧。同时,“几岁寒”则强调了时间的漫长与松树生命力的顽强,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第三句“黑入太阴云雨合”,将画面的色彩与自然现象相结合,通过“黑入太阴”描绘了夜晚或阴云密布的场景,与前两句的明亮对比,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感。同时,“云雨合”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也象征着画家内心情感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自然现象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最后一句“就中疑是老龙蟠”,以“老龙蟠”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意象,将松树与古老、神秘的力量相联系,赋予了松树以超凡脱俗的生命力。这句话不仅赞美了松树的形态之美,更表达了对自然中蕴含的古老智慧和生命力的崇敬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作中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生命力,更蕴含了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哲学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林鸿
朝代:明

林鸿,明洪武十六年(1383)前后在世。字子羽,福建福清县城宏(横)街人。洪武初年,以《龙池春晓》和《孤雁》两诗得到明太祖赏识,荐授将乐训导,洪武七年(1374年)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年未四十自免归。善作诗,诗法盛唐,为“闽中十才子”之首。诗法盛唐,书临晋帖,殆逼真矣,惜惟得其貌。《福清县志·人物志》记载:“……先朝遗老如吴海、陈亮辈皆极推许。
猜你喜欢

幽居五首·其四

仄径丛残草,颓垣倚细花。

青鞋寻社远,皂帽任风斜。

院静添秋色,窗虚驻晚霞。

荷蓑翻豆圃,把酒问渔家。

(0)

梦游仙四首·其四

朱楼翠阁碧桃花,花底春云拥路斜。

蓝水有田皆种玉,赤城无树不飞霞。

佩环犹自怜交甫,条脱何缘赠绿华。

惆怅刘郎易归去,重来何处觅胡麻。

(0)

扬州歌四首·其三

罗衣束素云,绣履裹纤玉。

低回不自前,含娇灭华烛。

(0)

决绝辞

火灭不复然,泉出不归源。

君心既已死,捐玦向平川。

由来负心人,头上无青天。

(0)

秋日湖上

闲棹满湖云,来寻物外群。

石梁临壑度,霜杵隔峰闻。

树啸风相命,花愁月与分。

更怜沙岸夕,渔唱递江濆。

(0)

巫来江歌

巫来江水碧如油,炎方帝子乘兰舟。

江女摇珰烟花洲,绿发縿縒珠玉秋。

红肌香泪出风雨,耿耿银河隔天语。

埋骨无人吊碧山,狒狒来时猩猩去。

蛮云莽莽骑红鲤,苍梧露冷迷湘水。

早知天上胜人间,一笑相逢都未死。

水云破碎月脱衣,夜来化作寒蝶飞。

青陵台畔行人稀,荒宫梁殿花草非。

湿萤暗照雷塘夜,游魂归去青山下。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