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袖馀寒,早添得、铢衣几重。
何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
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
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山雾湿,倚熏笼。
垂叶,鬓酥融。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
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蘋中。
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酒空。
翠袖馀寒,早添得、铢衣几重。
何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
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
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山雾湿,倚熏笼。
垂叶,鬓酥融。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
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蘋中。
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酒空。
这首《平韵满江红·牡丹》是宋代词人彭元逊的作品,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寄寓了词人的感慨与情感。开篇“翠袖馀寒,早添得、铢衣几重”,以女子的衣着形容牡丹花瓣的繁复,暗示其初春开放时的娇嫩与华美。接着,“何须怪、妍华都谢,更为谁容”表达了对牡丹凋零的惋惜,以及无人欣赏的孤独。
“衔尽吴花成鹿苑,人间不恨雨和风”运用典故,将牡丹比喻为吴宫中的花朵,即使被贬至民间,也不怨风雨,展现出牡丹坚韧的精神。然而,“便一枝、流落到人家,清泪红”又透露出词人对牡丹命运的同情,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伤。
下片转而写牡丹凋零后的景象,“山雾湿,倚熏笼。垂叶,鬓酥融”描绘了牡丹在风雨后凋零的凄凉,如同美人倚靠熏笼,秀发如霜,令人怜惜。“恨宫云一朵,飞过空同”借宫云飘散暗喻牡丹的失宠,而“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蘋中”则进一步渲染了牡丹的孤寂,与青鸟相伴,花落水中,显得更加凄凉。
最后,“问故人、忍更负东风,尊酒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词人对友人的思念,希望他们能珍惜牡丹之美,但无奈只能空对美酒,寄托哀思。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牡丹的艳丽与哀愁,以及词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