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路入武陵源,鸡犬人家隔近村。
拔地一峰危作柱,栖云五洞窄开门。
空庭有客扫松影,古径无人踏藓痕。
我欲白云岩畔宿,月明一夜听啼猿。
清溪路入武陵源,鸡犬人家隔近村。
拔地一峰危作柱,栖云五洞窄开门。
空庭有客扫松影,古径无人踏藓痕。
我欲白云岩畔宿,月明一夜听啼猿。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村风光图。开篇“清溪路入武陵源,鸡犬人家隔近村”两句,以清溪为引,导读者进入了一个幽静的山村景象,其中“鸡犬人家”透露出一派田园诗意,而“隔近村”则营造出一种邻里相望、生活气息浓郁的氛围。
接着,“拔地一峰危作柱,栖云五洞窄开门”两句,以壮丽的笔触描绘了山峦的雄伟。其中“拔地一峰”形象鲜明,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而“栖云五洞窄开门”则将读者引入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门户。
第三句“空庭有客扫松影”,通过“空庭”的设定,再现了诗人独自游历时的心境,“有客扫松影”则让人联想到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第四句“古径无人踏藓痕”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地方的幽深与寂寞,诗人行走在这条几乎被人遗忘的古老小道上,只有细微的苔藓留下了时间的印记,没有脚步声打扰这一切。
最后,“我欲白云岩畔宿,月明一夜听啼猿”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在这片美丽的自然风光中停留下来,与之共度一个宁静的夜晚。其中“白云岩畔宿”强调了诗人的愿望,而“月明一夜听啼猿”则是对这一夜的具体设想,通过听夜深时猿啼声,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和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写,以及诗人与之交流的情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同时也展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