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程显学挽词二首·其二》
《程显学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林季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忆向沙头别,谁知地下游。

祠堂只如旧,庭竹自生秋。

回首山埋玉,伤心月满楼。

慎江日夜去,中有泪俱流。

(0)
翻译
回忆在沙洲边的离别,谁曾料到会有此一别再无相见。
那座祠堂依旧如昔,庭院里的竹子独自迎来秋天的凋零。
回望过去,山峦掩埋了往日的珍宝,满月洒落空楼,令人悲从中来。
江水日夜流淌,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悲伤,仿佛泪水一同奔流。
注释
忆:回忆。
向:向着。
沙头:沙洲边。
别:离别。
谁知:谁曾料到。
地下游:此一别再无相见。
祠堂:祠庙。
只如:依旧像。
旧:昔日。
庭竹:庭院中的竹子。
自生:独自生长。
秋:秋天。
回首:回望。
山埋玉:山峦掩埋了珍贵的东西(可能指人或物)。
伤心:悲痛。
月满楼:满月洒满楼阁。
慎江:江水。
日夜去:日夜流淌。
中:其中。
泪俱流:泪水一同奔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季仲为程显学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故友深深的怀念和哀悼之情。首联“忆向沙头别,谁知地下游”回忆了与程显学在沙头分别的情景,暗示了他已经离世,令人感慨万分。接下来,“祠堂只如旧,庭竹自生秋”描绘了祠堂依旧,但人已不在,只有庭前的竹子随季节更替而自然生长,寓示着时光流转,人事无常。

“回首山埋玉,伤心月满楼”通过“山埋玉”象征逝者长眠,月满楼则渲染出凄凉的氛围,诗人抬头望月,心中充满悲痛。“慎江日夜去,中有泪俱流”以江水东流比喻时光流逝,诗人内心的情感如同江水中的泪水,一同奔涌而出,表达了对亡者的深切哀思和无尽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和失去挚友的悲痛之情。

作者介绍
林季仲

林季仲
朝代:宋

林季仲[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懿成,自号芦山老人,永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八年前后在世。喜为诗,语佳而意新。宣和中进士。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以直秘阁奉嗣。季仲著有竹轩杂著十五卷,今存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沁园春.西子

浓抹淡妆,丰韵天然,其谁与侔。

看凉凭玉槛,鱼惊俏倩,香拈莲萼,花让温柔。

醉舞难支,轻颦更好,不耐欢娱只耐愁。

娇嫞甚,听长廊寂寂,绣袜迟留。春风无限绸缪。

奈梧叶、飘零易感秋。

怅台游麋鹿,繁华自歇,苑鸣蝉雀,零落谁尤。

翠黛犹新,回肠未断,又泛平湖一叶舟。

堪悲处,把君恩万种,付与东流。

(0)

浣溪沙

风暖蘋洲二月天。客怀何处不凄然。

片帆春水度芳年。

莫问天涯惆怅事,落花残月在樽前。

一行新柳自含烟。

(0)

凤凰台上忆吹箫.题瘗花图

芳草粘天,垂杨醮水,声声啼鴃催春。

把玉人惊觉,镜里眉颦。

昨夜红窗风雨,知多少、堕溷飘茵。

相怜甚,花真侬命,侬是花身。纷纷。

扫来还满,将红袖轻兜,不放沾尘。

向水边林下,筑个花坟。

让与莺儿燕子,寒食候、好替招魂。

湖山背,何人听来,悄揾啼痕。

(0)

陌上花.题秋灯听雨图

西风渐紧,清凉微逗,寸心秋警。

万叶商声,敲碎半窗凉影。

玉壶句谱冰弦绝,幽韵和它清劲。

似分明听得,悲秋人道,此声难听。

惯萦愁搅梦,萧萧瑟瑟,不是离人还醒。

一点银釭,那比昨宵清炯。

夜深尚倚书帏坐,尽耐轻衫微冷。

是天公、付与十分诗意,慧心人领。

(0)

沁园春.悼四女殇

剖藕连丝,摘瓜伤蒂,寻思奈何。

怅无端触起,泪悬眼角,猛然惊醒,痛入心窝。

掌上周旋,怀中摸索,相像而今得见么。

伤怀甚,算钟情累我,薄命怜它。天呵惯把人磨。

料无计、将身脱爱河。

悔平时看待,几般错误,病中调剂,大抵蹉跎。

总角簪花,扶床寻姊,泡影匆匆一霎过。

歌当哭,叹柔肠断尽,泪已无多。

(0)

长相思.雨夜

风潇潇。雨潇潇。灯晕红星不耐挑。梦儿和泪抛。

醒无聊。醉无聊。似恐离人魂未销。隔窗多种蕉。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