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粟步溪光,随云到上方。
经秋禅客病,积雨石楼荒。
古藓糜鹿迹,阴崖松桧香。
平生豁所思,吟啸倚苍苍。
榔粟步溪光,随云到上方。
经秋禅客病,积雨石楼荒。
古藓糜鹿迹,阴崖松桧香。
平生豁所思,吟啸倚苍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若寺上方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榔粟步溪光,随云到上方”,以榔粟为引子,踏着溪水的光芒,随着云雾飘渺,来到若寺的高处,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经秋禅客病,积雨石楼荒”两句,通过描述秋天禅客的病态和久雨后石楼的荒凉,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历史的沧桑,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
“古藓糜鹿迹,阴崖松桧香”描绘了一幅古木参天、苔藓覆盖、鹿迹斑驳的画面,以及阴冷崖壁上松树与桧树散发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生机,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平生豁所思,吟啸倚苍苍”表达了诗人在此地得到了心灵的解脱与释放,通过吟唱与长啸,与天地相依,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体悟。
君归呼,君归兴不孤。
谢朓澄江今夜月,也应忆著此山夫。
新年何事最堪悲,病客遥听百舌儿。
太岁只游桃李径,春风肯管岁寒枝。
多病守山郡,自得接嘉宾。
不见三四日,旷若十馀旬。
临觞独无味,对榻已生尘。
一咏舟中作,洒雪忽惊新。
烟波见栖旅,景物具昭陈。
秋塘唯落叶,野寺不逢人。
白事廷吏简,闲居文墨亲。
高天池阁静,寒菊霜露频。
应当整孤棹,归来展殷勤。
简略非世器,委身同草木。
逍遥精舍居,饮酒自为足。
累日曾一栉,对书常懒读。
社腊会高年,山川恣游瞩。
明世方选士,中朝悬美禄。
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愧忝郎署迹,谬蒙君子录。
俯仰垂华缨,飘飖翔轻毂。
行将亲爱别,恋此西涧曲。
远峰明夕川,夏雨生众绿。
迅风飘野路,回首不遑宿。
明晨下烟阁,白云在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