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迁莺·其一》
《喜迁莺·其一》全文
唐 / 冯延巳   形式: 词  词牌: 喜迁莺

宿莺啼,乡梦断。

春树晓朦胧,残灯和烬闭朱栊,人语隔屏风。

香已寒,灯已绝。

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

(0)
翻译
夜莺的啼声让我从思乡的梦中惊醒。
清晨的树林雾气蒙蒙,残留的灯火熄灭在红色的窗棂后,屏风后的人在说话。
香气已经消散,灯火也已熄灭。
忽然想起去年离别的场景,我在石城花雨中倚着江边的楼阁,水面上是载着我的木兰舟。
注释
宿莺:夜晚栖息的黄莺。
乡梦:思乡之情,家乡的梦。
晓:早晨。
朦胧:薄雾弥漫,模糊不清。
残灯:快要熄灭的灯。
和烬:与灰烬混合,指灯快要熄灭的状态。
朱栊:红色的窗户或门框。
人语隔屏风:人的交谈声隔着屏风传来。
香已寒:香炉中的香已经燃尽,温度降低。
灯已绝:灯火完全熄灭。
石城:这里可能指代有石头城墙的城市,或者景色如石的山城。
花雨:花瓣飘落如雨。
倚江楼:靠在江边的楼房。
波上木兰舟:木兰舟在水波上漂荡,木兰舟是一种装饰华丽的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后的哀愁与怀念之情。"宿莺啼,乡梦断"两句,以莺鸟的啼叫和断梦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情境。"春树晓朦胧"则是对早春景色的描写,"朦胧"一词渲染了淡淡的春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迷离感。

"残灯和烬闭朱栊"中的"残灯"暗示了夜已深,"和烬"则是对灯火即将熄灭的形容,而"闭朱栊"则是在强调室内之静谧。接下来的"人语隔屏风",通过隔着屏风传来的隐约人声,更增添了一份幽深和孤寂。

"香已寒,灯已绝"两句,进一步加重了这种凄凉感。"香"可能指的是熏香或是室内的香气,而"灯"则是前文中提到的那盏即将熄灭的灯火。它们共同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哀愁。

最后两句"忽忆去年离别,石城花雨倚江楼,波上木兰舟"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怀旧之情。"石城花雨倚江楼"画面生动,传递出一段往事,而"波上木兰舟"则是对那离别时刻的一种记忆定格。

整首诗通过对春夜景色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离愁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作者介绍
冯延巳

冯延巳
朝代:唐   字:正中   籍贯: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   生辰:903--960

冯延巳(903年—960年),又作冯延己、冯延嗣,字正中,五代江都府(今江苏省扬州市)人。五代十国时南唐著名词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终太子太傅,卒谥忠肃。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有词集《阳春集》传世。
猜你喜欢

寄怀陶云汀内翰

字诗还不记,閒境厌劳神。

痕饮无如我,落花何与人。

尽教风雨过,却照别离新。

门外多芳草,经过犹是春。

(0)

恭和御制赐朝鲜琉球安南诸国使臣诗

春回庆岁月中旬,玉帛来庭侍宴频。

姬箓万年跻寿域,尧阶三祝效封人。

身沾法酝叨恩旷,衣惹炉香仰圣亲。

武帐嵩呼同内服,双擎云汉颂皇仁。

(0)

忆维极师

冰雪家风古,萧然丈室中。

当年亲教诲,数语发愚蒙。

生死恩难报,箕裘愧未工。

妙峰还掬土,道范邈何穷。

(0)

感成·其二

未识乱离苦,先惊魂梦安。

亲知存海内,孤立在江干。

恋敢轻三宿,斋难饱一餐。

饥寒余领惯,蒿目泪空弹。

(0)

瓜洲遇洪稚存即次见赠韵

东风吹我过萸湾,邂逅先生水石间。

不系身同江上艇,无家梦绕越中山。

经翻贝叶人将去,衣拂梅花客乍还。

准拟故乡栅笋后,归来共逐野鸥閒。

(0)

阳山结茅杂咏·其二

微云度秋河,细雨不成阴。

幽人望明月,一叶下空林。

抚景生太息,凉飙动商音。

因观岩上松,证我岁寒心。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