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笏击蛇有孔公,义与段公击贼同。
事之钜细虽有异,正气愤激生于中。
伟哉孔公圣人裔,岂听妖邪乱民志。
即今槐木一尺强,气象凛凛含风霜。
子孙守之慎宝藏,绝胜象牙堆满床。
以笏击蛇有孔公,义与段公击贼同。
事之钜细虽有异,正气愤激生于中。
伟哉孔公圣人裔,岂听妖邪乱民志。
即今槐木一尺强,气象凛凛含风霜。
子孙守之慎宝藏,绝胜象牙堆满床。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名为《孔道辅击蛇笏》。诗中赞扬了孔道辅使用笏板击蛇的英勇行为,将其与段公击贼的行为相提并论,强调了正义感在面对邪恶时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孔公”指的是孔道辅,他是孔子的后裔,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孔道辅坚守正气、不畏邪恶的敬佩之情。
诗中描绘了孔道辅手持一尺多长的槐木笏板,其气势威严,仿佛蕴含着凛冽的风霜。诗人强调,孔道辅的后代应珍惜并妥善保管这柄笏板,认为它比堆积如山的象牙更有价值。这不仅体现了对孔道辅个人英雄行为的赞美,也暗含了对传统道德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正义力量的崇高与珍贵,同时也寄托了对后世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期望。
揽撷烟云,羡抱膝、墨池波涨。
更缥缈、湘东三管,千秋无恙。
处士风流丘壑底,王孙门阀陈隋上。
感殷勤、岁晏肯华予,丹青饷。雨枻湿,风蓑漾。
王裴句,秦黄唱。总宜修耍眇,清思独酿。
髯客遗书歌荷筱,须君搦管图携杖。
好生情、别样写埙篪,山癯状。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
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
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
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
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
何处萧声惊鹤梦,涤尽尘襟千斛。
步雪归来,乘风飞去,底用骖鸾鹄。
广寒宫殿,个人应念如玉。
作客三年矣。到中秋、天门街上,月明如水。
为问古时月尚在,照过今人有几。
几欢笑、几人泣涕。
明月原无圆缺恨,只人间、离合悲如此。
一霎变,风和雨。我今为月徘徊耳。
念家山、乱云遮断,美人千里。
待挹酒浆倾北斗,吞尽兔儿桂子。
更莫管、明生魄死。
但得嫦娥相顾盼,放白头、醉舞霓裳里。
听水调,歌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