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三年矣。到中秋、天门街上,月明如水。
为问古时月尚在,照过今人有几。
几欢笑、几人泣涕。
明月原无圆缺恨,只人间、离合悲如此。
一霎变,风和雨。我今为月徘徊耳。
念家山、乱云遮断,美人千里。
待挹酒浆倾北斗,吞尽兔儿桂子。
更莫管、明生魄死。
但得嫦娥相顾盼,放白头、醉舞霓裳里。
听水调,歌头起。
作客三年矣。到中秋、天门街上,月明如水。
为问古时月尚在,照过今人有几。
几欢笑、几人泣涕。
明月原无圆缺恨,只人间、离合悲如此。
一霎变,风和雨。我今为月徘徊耳。
念家山、乱云遮断,美人千里。
待挹酒浆倾北斗,吞尽兔儿桂子。
更莫管、明生魄死。
但得嫦娥相顾盼,放白头、醉舞霓裳里。
听水调,歌头起。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所作的《贺新郎·其九》中秋再和之作。诗人以中秋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自己长期在外漂泊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作客三年矣”,直接点出诗人离家已久,中秋佳节更显孤独。接下来通过描绘中秋月色,“天门街上,月明如水”,营造出明亮而寂寥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怀旧。“为问古时月尚在,照过今人有几”借月抒怀,表达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几欢笑、几人泣涕”一句,揭示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月亮见证了人们的悲欢离合。“明月原无圆缺恨,只人间、离合悲如此”进一步强调了月亮虽无情感,但人间的离别之苦却让人心痛。
“一霎变,风和雨”象征着世事无常,接着诗人将自己比作月下的游子,徘徊不定,思念家乡。“念家山、乱云遮断,美人千里”描绘出山河阻隔、亲人遥远的景象,增添了思乡之情的深度。
“待挹酒浆倾北斗,吞尽兔儿桂子”运用奇特的想象,表达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团圆的渴望。“更莫管、明生魄死”则流露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转而聚焦于当下,希望能与嫦娥共度中秋,哪怕只是在醉梦中。
最后,“听水调,歌头起”以音乐声收尾,寄寓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团圆的期待,以及在现实中寻求慰藉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中秋月夜这一传统意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昔君布衣时,与妾同辛苦。
一拜五官郎,便索邯郸女。
妾欲辞君去,君心便相许。
妾读蘼芜书,悲歌泪如雨。
忆昔嫁君时,曾无一夜乐。
不是妾无堪,君家妇难作。
起来强歌舞,纵好君嫌恶。
下堂辞君去,去后悔遮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