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颍水入淮》
《自颍水入淮》全文
清 / 洪亮吉   形式: 古风

我为颍川谣,忽与颖尾别。

君歌月映清淮流,不识孤篷已飘雪。

长淮岸头村树斜,短棹系岸惊栖鸦。

可怜人鸟共凄绝,天水阔处难为家。

操舟者谁北风劲,十五吴姬寄身命。

风波到眼不识愁,妆罢只照长淮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颍水进入淮河的旅程中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旅途中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

首句“我为颍川谣,忽与颖尾别”以“颍川谣”开篇,暗示了诗人对颍水的深情,而“忽与颖尾别”则表达了离别之情,预示着旅程的开始。接下来,“君歌月映清淮流,不识孤篷已飘雪”两句,通过月光下的淮河水流和远处飘雪的孤篷,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独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沿途景色的敏感捕捉。

“长淮岸头村树斜,短棹系岸惊栖鸦”描绘了淮河岸边的景象,斜倚的村树和系在岸边的小船,以及被小船惊扰的栖鸦,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可怜人鸟共凄绝,天水阔处难为家”两句,将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旅途艰辛和孤独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对生命脆弱和无常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操舟者谁北风劲,十五吴姬寄身命”聚焦于舟行的劳苦,特别是那位年仅十五岁的吴地女子,她以生命为代价,寄希望于这条航程,其境遇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感受和对旅途中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关注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洪亮吉

洪亮吉
朝代:清   字:君直   号:北江   籍贯:阳湖(今江苏常州)   生辰:1746~1809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猜你喜欢

延熏山馆联

云移溪树侵书幌;风送岩泉润墨池。

(0)

两湖书院门联

荆衡秀气;邹鲁遗风。

(0)

沭阳吕氏门联

一妻十七妾;百子半千孙。

(0)

上谕馆春联

一代典章垂涣汗;万年法守仰都俞。

(0)

乾隆80万寿联

九五福曰寿;八千岁为秋。

(0)

深州绅民留官唱戏戏台联

百里既非才,案牍劳形,屈琴鹤暂羁花县;

片言堪折狱,绅耆感德,谱笙歌同献梨园。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