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井前头绰楔碑,传开鲁壁响金丝。
经天纬地存千古,岂系恭王坏宅时。
故井前头绰楔碑,传开鲁壁响金丝。
经天纬地存千古,岂系恭王坏宅时。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鲁壁》。诗中通过对“故井前头绰楔碑”的描绘,引出了“传开鲁壁响金丝”的历史典故,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
“经天纬地存千古”,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那些伟大人物和事件的敬仰之情,认为它们如同经纬线一般,编织了人类文明的宏大画卷,影响深远,流传至今。“岂系恭王坏宅时”则以反问的形式,暗示这些历史痕迹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时间的沉淀,成为了不可磨灭的文化遗产,证明了历史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既是对历史的赞美,也是对文化传承的呼唤,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日长侍立南薰殿,圣主从容正开卷。
内臣如鹄拥图书,诏许近前曾一见。
玉躞金题照眼新,三王二李迹未陈。
妙笔森芒洞冥漠,乃知今人非古人。
归来三叹北窗下,开屏见此新图画。
流淙百折挂石梁,古木寒松势相亚。
木末何人一草庐,山泉之人昔所居。
鸿胪寺里晚朝下,对此高堂心郁纡。
华亭柳湖眼中见,武陵桃源路岂殊。
老夫曾住康王谷,五老香炉映飞瀑。
乱来井臼今可存,因尔高歌望黄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