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泉隐居图》
《山泉隐居图》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古风

日长侍立南薰殿,圣主从容正开卷。

内臣如鹄拥图书,诏许近前曾一见。

玉躞金题照眼新,三王二李迹未陈。

妙笔森芒洞冥漠,乃知今人非古人。

归来三叹北窗下,开屏见此新图画。

流淙百折挂石梁,古木寒松势相亚。

木末何人一草庐,山泉之人昔所居。

鸿胪寺里晚朝下,对此高堂心郁纡。

华亭柳湖眼中见,武陵桃源路岂殊。

老夫曾住康王谷,五老香炉映飞瀑。

乱来井臼今可存,因尔高歌望黄鹄。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羽创作的《山泉隐居图》。诗中描绘了诗人观赏一幅山泉隐居图的场景,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画面中的宁静与深邃。首句“日长侍立南薰殿”暗示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回忆,而“圣主从容正开卷”则暗指皇室文化氛围。接着,诗人将视线转向画卷,赞美图书的精致和历史的痕迹,“玉躞金题照眼新,三王二李迹未陈”,流露出对古代文人的敬仰。

“妙笔森芒洞冥漠”一句,高度评价了画师的技艺,认为其能超越时空,展现不凡的艺术魅力。诗人感慨“乃知今人非古人”,表达了对传统艺术精神的认同。在欣赏完画作后,诗人回到现实,在北窗下三次感叹,眼前的新图画让他联想到自然山水的幽静和隐逸生活。

“流淙百折挂石梁,古木寒松势相亚”描绘了画面中的山水景致,给人以清凉之感。诗人想象画中人物居住的草庐,以及山泉隐士的生活,引发他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华亭柳湖眼中见,武陵桃源路岂殊”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向往,暗示了他对理想化生活的追求。

最后,诗人提到自己曾居住过的康王谷,以及那里的瀑布和五老峰,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战乱之后,他仍能从画中找到慰藉,高歌寄情于黄鹄,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品格。整首诗情感丰富,寓言深远,是对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独特解读。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送蔡帅备真州三首·其二

飏舟逾长淮,登陴望大江。

气势何郁盘,皇矣真我邦。

宫殿槩高清,钟山变青苍。

横飙静霜夕,天堑如沸汤。

时平智士拙,货贱良贾藏。

无言边境勋,宁居亦慨慷。

(0)

桥亭成有作呈南村约庵诸公

田野歌平政,舆梁揭胜亭。

翚飞天不尽,鳌镇物常宁。

吉梦先经始,丰年协地灵。

白头何幸也,还此照清泠。

(0)

新舟成约庵期与诸公同泛诗以速之

兰访新成着钓纶,肩舆从此事平分。

云山到处天开画,风水有时川会文。

内史空留三泖宅,鸱夷终策五湖勋。

高秋一曲凌波调,不是閒人未许闻。

(0)

十七夜闻诸孙读书喜而有作

痴人结习自何生,白首尘编不尽情。

今夜短檠花亦喜,咿吾遥听隔帘声。

(0)

别驾高君解绶归众皆叹惜竞为诗以送之予亦继作

听鹤亭前酒一卮,柳条花萼共依依。

也知物色皆天予,但觉风光与愿违。

羁绁可能长客路,云山从此谢尘衣。

漻然冰玉脂膏地,犹喜吾人有是非。

(0)

送富子超使荆州兼简汪秀夫太守

春风江上木兰花,黄柳堤连白鹭沙。

宠命北来喧鹊语,使旌西去拂星槎。

冰壶自许心相映,椿树初看鬓有华。

往见汪齮道相忆,此身今在不须嗟。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