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黄健生泛舟采菊图》
《题黄健生泛舟采菊图》全文
清 / 郑国藩   形式: 古风

扁舟一棹清江曲,不采芙蓉偏采菊。

荻花萧瑟晚凉天,花光入水天影绿。

陵谷由来易变迁,水陆草木徒较量。

知君此图有深意,桑田沧海谁能详。

况乃花中称隐逸,合与幽人伴晨夕。

折得寒香满篮归,容与中流心自适。

君不见渊明采菊坐东篱,正值白衣送酒时。

治乱兴亡都不管,陶然一醉已忘机。

(0)
鉴赏

这首诗《题黄健生泛舟采菊图》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郑国藩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泛舟采菊图景。诗中以扁舟泛游于清江之曲为背景,主人公不采摘荷花而独爱菊花,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其对菊花高洁品质的欣赏和追求。在萧瑟的荻花晚凉天色下,花光映入水中,天影碧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借物喻人,指出世事无常,山陵谷地易变,水陆草木虽各有争斗,但都难以改变自然规律。他以此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认为世间的变迁与个人的得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诗人进一步点明,画中的深意在于赞美菊花作为隐逸之花的品质,与隐士相伴,不问世事,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最后,诗人以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超脱世俗的境界。陶渊明在酒友来访时,悠然自得地饮酒赏菊,不问政治兴衰,体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泛舟采菊图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和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郑国藩
朝代:清   字:晓屏   号:似园老人   籍贯:潮州

郑国藩(一八五七—一九三七),字晓屏,号似园老人。潮州人。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郑国藩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猜你喜欢

早朝即事

秋风夜度银河绕,瑞色朝连金殿开。

圣主凝旒垂日照,群工拖玉拥云来。

千年卜历同周鼎,万里论功轶汉台。

忽报渥洼天马至,更看重译越裳回。

(0)

旅馆春日赠比邻陈文学

旅食对春晖,朝来过客稀。

因君怀白社,好我似缁衣。

得意花随发,无情鸟乱飞。

抡才闻汉诏,莫把素心违。

(0)

后五草堂·其二建兴草堂

去家才咫尺,回首隔城阴。

径绕花台古,堂连太白深。

新篁生凤彩,老柏作龙吟。

直北知何处,风云满上林。

(0)

望罗浮柬王李二君二首·其一

高标出岭外,特地起金莲。

岱岳连沧海,峨眉入洞天。

俯看朝日出,侧听夜河悬。

倚棹时凝望,玉京飞曙烟。

(0)

惠州西湖同李台州王邵武二君夜泛二首·其一

旅泊兹何地,西湖亦胜游。

座馀王子笔,客上李膺舟。

岸远千峰见,天空一鹤留。

因知苏学士,不异在杭州。

(0)

苍梧和刘大参蚤起寄怀之作

九日明朝是,风烟故国非。

秋深菊未吐,山险雁来稀。

久病虚时望,疏慵薄宦机。

多君能作赋,独羡李膺归。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