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得浮生几日閒,桑榆夕景渐阑珊。
病魔可避宁浮海,诗债相寻且闭关。
灯影背窗愁作伴,雨声喧枕梦惊还。
鹿车记得清溪路,稍待秋风更入山。
能得浮生几日閒,桑榆夕景渐阑珊。
病魔可避宁浮海,诗债相寻且闭关。
灯影背窗愁作伴,雨声喧枕梦惊还。
鹿车记得清溪路,稍待秋风更入山。
这首元末明初蓝仁的《病中(其一)》描绘了诗人闲暇时光的珍贵以及在病中的心境。首句“能得浮生几日閒”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流露出对悠闲生活的向往。次句“桑榆夕景渐阑珊”以日落比喻生命的晚年,暗示时光的流逝。
“病魔可避宁浮海”写出了诗人因病而选择避开外界纷扰,宁愿漂泊海上,体现了他的超脱与无奈。接下来,“诗债相寻且闭关”则透露出诗人以写诗为逃避现实的方式,暂时关闭心门,专注于创作。
“灯影背窗愁作伴,雨声喧枕梦惊还”通过环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独处时的孤寂与愁绪,窗外的灯光和雨声成为他内心情绪的映照。最后两句“鹿车记得清溪路,稍待秋风更入山”,诗人回忆起过去的清贫生活,期待着秋风再起时,能乘着简陋的鹿车,远离尘嚣,回归自然。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坚韧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春光九十日,半为风雨欺。
人生一百年,怀抱无好时。
兹辰复何辰,晴烟霏柳丝。
佳友可我意,閒愁忽如遗。
座客有十人,十人皆能诗。
景色既已妍,谈笑无相疑。
酌酒不计数,惟醉以为期。
阄韵有险易,鹤头侧复垂。
上巳后二日,此会竟大奇。
芥蒂死生间,吾尝笑羲之。
王侯宰槐国,蚁身不自知。
顾此一梦耳,不饮庸非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