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俞武襄大猷》
《俞武襄大猷》全文
清 / 严遂成   形式: 古风

戚家军,戚家军,军声恫贼呵风云。

猫峒安南盗间起,海氛甚恶无时已。

其来如雨去如风,灭于西者生于东。

东西大小数百战,公也水陆多奇功。

枋国何人抑不叙,幕府攘之自为计。

血肉淋漓换得来,弃置空虚无用地。

偶一失律群叫呶,三予三夺如儿戏。

君门万里臣何言,新鬼故鬼声烦冤。

甲裳一卸剑舞罢,滴露研朱读易轩。

(0)
鉴赏

这首诗《俞武襄大猷》是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通过对戚家军英勇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残酷。诗中以“戚家军”开篇,形象地描述了这支军队在抵御外敌时的勇猛和声威,如同风雨般迅猛,又如同云雾般难以捉摸,显示了其在战场上的灵活机动和强大战斗力。

接着,诗人通过“猫峒安南盗间起,海氛甚恶无时已”两句,描绘了当时边疆地区的动荡不安,盗贼四起,局势严峻。然而,戚家军面对这样的挑战,依然能够“其来如雨去如风”,迅速而有效地应对,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敌人毫不留情的打击。

诗中提到的“东西大小数百战,公也水陆多奇功”,强调了戚家军在不同战场上的卓越表现,无论是陆地还是海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胜利。这不仅体现了他们的军事才能,也反映了他们在面对各种复杂环境时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开始转向对当时官场政治的批判。诗人指出,尽管戚家军在战场上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官场中的某些人却对他们的贡献视而不见,甚至在战事中出现了混乱和决策失误,导致了不必要的牺牲。这种对功臣的忽视和对权力的滥用,引发了诗人对正义缺失的感慨。

最后,“甲裳一卸剑舞罢,滴露研朱读易轩”两句,可能象征着战争结束后的平静生活,但同时也暗示了英雄们在享受和平的同时,内心深处对于过去战斗岁月的怀念和对未能得到公正评价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反思,既赞美了戚家军的英勇和智慧,也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作者介绍
严遂成

严遂成
朝代:清   字:崧占(一作崧瞻)   号:海珊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   生辰:1724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
猜你喜欢

白鹭洲舟泊

沙头捕鱼艇,朝出晚未还。

不如洲上鹭,闲立看青山。

(0)

凉滩

溪水去何急,孤帆暮未收。

凉滩无限月,客鬓已先秋。

(0)

再过小孤山·其一

潮落江痕在白沙,孤峰四望更谽谺。

谁从镜里开朱阁,试上云根拾彩霞。

鱼部长朝河伯妇,山僧独供水仙花。

东归吴客扁舟迥,愿借分风下馆娃。

(0)

重经庐山二首·其一

罨画青村万木齐,重来行客问前溪。

山峦不定高还下,涧水无心东复西。

烟起芋田分煮石,云封牛屋罢扶犁。

明朝霁雨浑难卜,驻马林间听鸟啼。

(0)

万安城

风急鱼梁古渡边,荒城数里绝人烟。

沙头水没春前烧,城上乌啼战后天。

皂口暮云收宿雨,舜祠秋籁歇鸣弦。

青山遮尽来时路,何日归帆下峡川。

(0)

中秋日泊樟树镇月下闻笛

夜静天空月正明,邻舟何处弄新声。

关山千里乌栖冷,河汉三更斗柄横。

乱后离家过渝水,愁来吹笛傍江城。

秋风羁客情无限,此夕高堂白发生。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