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高千尺,行坐日相对。
宇内有红尘,尽在岩峦背。
翠屏高千尺,行坐日相对。
宇内有红尘,尽在岩峦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脱的画面。"翠屏高千尺"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山峰如绿色屏障般高耸入云,给人以壮丽的印象。"行坐日相对"则表达了诗人无论行走还是静坐,都能与这青山为伴,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接下来的"宇内有红尘,尽在岩峦背"则是对比,将世间的纷扰(红尘)与山中的清幽隔绝开来,流露出诗人对于尘世喧嚣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此诗寓情于景,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山水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吾爱元紫芝,清介如伯夷。
辇母远之官,宰邑无玷疵。
三年鲁山民,丰稔不暂饥。
三年鲁山吏,清慎各自持。
只饮鲁山泉,只采鲁山薇。
一室冰檗苦,四远声光飞。
退归旧隐来,斗酒入茅茨。
鸡黍匪家畜,琴尊常自怡。
尽日一菜食,穷年一布衣。
清似匣中镜,直如琴上丝。
世无用贤人,青山生白髭。
既卧黔娄衾,空立陈寔碑。
吾无鲁山道,空有鲁山辞。
所恨不相识,援毫空涕垂。
闻君减寝食,日听神仙说。
闇待非常人,潜求长生诀。
言长本对短,未离生死辙。
假使得长生,才能胜夭折。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毕竟共虚空,何须誇岁月。
彭殇徒自异,生死终无别。
不如学无生,无生即无灭。
石拥百泉合,云破千峰开。
平生烟霞侣,此地重裴回。
今日勤王意,一半为山来。
日暮心无憀,吏役正营营。
忽惊芳信至,复与新诗并。
是时天无云,山馆有月明。
月下读数遍,风前吟一声。
一吟三四叹,声尽有馀清。
雅哉君子文,咏性不咏情。
使我灵府中,鄙吝不得生。
始知听韶濩,可使心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