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霜更雨,记青云篱落,东风前此。
帘外客秋人共老,雁与愁飞千里。
水郭烟明,竹陂波小,万叶寒声起。
凭高那更,九嶷吹尽云气。
婉娩空复多情,年年晋梦,花与柴桑是。
谁解意消风日晚,短笛孤舟林水。
江蟹笼新,露萸斟浅,浇得乡关思。
平芜天远,一痕黄抹秋霁。
欲霜更雨,记青云篱落,东风前此。
帘外客秋人共老,雁与愁飞千里。
水郭烟明,竹陂波小,万叶寒声起。
凭高那更,九嶷吹尽云气。
婉娩空复多情,年年晋梦,花与柴桑是。
谁解意消风日晚,短笛孤舟林水。
江蟹笼新,露萸斟浅,浇得乡关思。
平芜天远,一痕黄抹秋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梦应的《念奴娇》,从内容上看,诗人似乎在怀念某个地方或某个人。开篇“欲霜更雨”设定了一个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但天气却又转为细雨,给人的感觉是既冷且湿,环境的氛围很是阴冷。
接下来的“记青云篱落,东风前此”,诗人提到了青云篱笆,这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景象。这里的“东风”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因为在中国文化中,东风常被用来比喻春天,也就是新的开始,但是在这首诗里,它却与秋天连在一起,让人感觉到一种物是人非的怀旧。
“帘外客秋人共老,雁与愁飞千里”则描绘了一个孤独的人在秋天里渐渐变老,心中的忧伤随着远去的大雁一同飞翔,这里的“千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深。
“水郭烟明,竹陂波小,万叶寒声起”是对景色的描写,水边的城郭在轻烟中显得分外宁静,竹林中的波纹细微而又清晰,每一片树叶都发出寒冷的声音,这些景象加深了诗人孤独与忧伤的情绪。
“凭高那更,九嶷吹尽云气”则是诗人在一个高处眺望,感受到九嶷山的壮丽,以及那里的风能吹散所有的云雾,这里可能隐喻着诗人内心的澄清与坚定。
“婉娩空复多情,年年晋梦,花与柴桑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虽然时间流逝,但每年的梦中依旧能见到那些花朵和柴桑(一种植物),这一切都是诗人的深情所在。
“谁解意消风日晚,短笛孤舟林水”则是对无人能够理解自己心境的感慨,以及随着风的吹拂,太阳的西沉,生活中的一些乐趣(短笛)都变成了孤独的小船在林间的河流上漂浮。
“江蟹笼新,露萸斟浅,浇得乡关思”中的“江蟹笼新”可能是指江边的螃蟹开始在新的水域中活动,“露萸斟浅”则是对清晨露珠的描写,这些细腻的自然景象都融入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中。
最后“平芜天远,一痕黄抹秋霁”则是对远方平坦土地上空旷天际的一种描绘,天边有一丝淡淡的云彩,这是秋天晴朗后的景象,也许在这样的景色中,诗人找到了心灵某种程度上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