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比风枝堕叶轻。梦随沙路夕烟冥。
呜咽玉门笳里曲,不堪听。
露堡荒鸡三里接,霜天羸马五更行。
那有当年明月底,柳枝青。
心比风枝堕叶轻。梦随沙路夕烟冥。
呜咽玉门笳里曲,不堪听。
露堡荒鸡三里接,霜天羸马五更行。
那有当年明月底,柳枝青。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首句“心比风枝堕叶轻”,将心比作随风飘落的枯叶,形象地表现了内心的轻盈与脆弱,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飘忽不定。接着,“梦随沙路夕烟冥”一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的迷茫与无助,沙路象征着人生的旅途,而“夕烟冥”则营造出一种朦胧、不可捉摸的氛围。
“呜咽玉门笳里曲,不堪听。”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笳声比作呜咽之声,不仅描绘了音乐的凄美,也暗含了对远方边塞的思念与哀伤。笳是古代边塞军中常用的乐器,其声音往往带有悲壮与苍凉之感,此处通过笳声表达了对遥远边疆的深切关怀与思念。
“露堡荒鸡三里接,霜天羸马五更行。”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荒凉与主人公行动的艰难。露堡指的是荒废的城堡,荒鸡则是指远处传来的鸡鸣,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孤寂。霜天表示天气寒冷,羸马则形容马匹瘦弱,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凄冷与疲惫的景象,反映了主人公在艰难环境中前行的不易。
最后,“那有当年明月底,柳枝青。”这一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明月与柳枝青代表了青春与生机,与当前的孤独与艰难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对过去岁月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乡之情的世界,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江边熟睡不闻鸡,高卧何功尚拥麾。
千里西风饱鱼蟹,十年惊魄梦旌旗。
名惭公瑾终焉用,人似黄香更好诗。
欲作报章无妙语,楚歌唯有竹枝词。
晓来丰隆车,屡却羲和辙。
雪意满江天,云山绕宫阙。
冰花剪欲坠,乱絮飞复歇。
娉娉腊前梅,天寒亦高洁。
羞随小桃枝,献岁取俗悦。
应留玉树姿,相伴寒江雪。
含情若有待,此意何由说。
安得孤山图,画此两奇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