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劳韧叟乡举重逢拜御书丹心黄发之赐寄贺·其二》
《劳韧叟乡举重逢拜御书丹心黄发之赐寄贺·其二》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诂经精舍旧经生,六十年前亦厌兵。

今日陆沈定谁过,可曾选举胜科名?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劳韧叟乡举重逢拜御书丹心黄发之赐寄贺(其二)》中的片段。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人事更迭的深思。

首句“诂经精舍旧经生”,点明了诗人的身份背景,他曾经是诂经精舍的学生,即古代私塾或书院的学子。这里的“诂经精舍”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一种形式,强调经典研读与学术探讨。诗人以“旧经生”的身份自居,暗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次句“六十年前亦厌兵”,则将视角拉回到过去,描述了六十年前的战乱时代,人们普遍对战争感到厌倦。这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的深切忧虑。

接下来,“今日陆沈定谁过”,转向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思考。这里的“陆沈”可能是指国家或社会的沉沦,而“定谁过”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背景下,究竟是谁在推动着这一切?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对社会变革方向的思考。

最后,“可曾选举胜科名?”则是对社会选拔制度的反思。科名,指的是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官职或荣誉,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诗人在此提出的问题,暗含了对当前选拔机制的质疑,是否真正能够选出有能力、有品德的人才来领导社会,还是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科举制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回顾,对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传统价值的坚守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闻禽

天公端以鸟鸣春,百族喧喧晓更频。

最是客中贪听尔,弄晴忧湿似关人。

(0)

送曾季永赴道州永明尉三首·其二

去年洞贼惊郴道,闻说居民甚可悲。

太守只今谁漫叟,舂陵示吏两篇诗。

(0)

送前始兴谢令二首·其一

维舟畴昔见南昌,杯酒还能共宝坊。

我自解君庾岭意,清朝使者得梁扬。

(0)

雨中夜归闻两儿诵书偶成二绝幸明叔先生同赋以示之·其二

家世无田事笔耕,五车精熟是收成。

穷通有命吾何与,若若多惭短褐荣。

(0)

帖耆英

朝来霰雪遽如许,忍冻髯曾应屡哦。

急送饼芽并致炭,助君灰里拨阴何。

(0)

夜坐读书闻瓶梅之香口占五绝·其四

身落江南不自悲,正欣梅也可供诗。

纷纷桃李胡为者,政似当年蔡克儿。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