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馀翡翠簪,渐缓鸳鸯带。
十二铸愁垆,百炼芳年改。
人是此生人,债是前生债。
精卫一丸泥,空去填东海。
频馀翡翠簪,渐缓鸳鸯带。
十二铸愁垆,百炼芳年改。
人是此生人,债是前生债。
精卫一丸泥,空去填东海。
这首《生查子·离恨》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
“频馀翡翠簪,渐缓鸳鸯带。”开篇以首饰的变化暗示情感的转变,翡翠簪的频繁使用和鸳鸯带的逐渐松缓,象征着主人公情感的波动与关系的疏远。
“十二铸愁垆,百炼芳年改。”愁垆,即愁苦之地,这里指情感的重压。十二铸愁垆,意味着愁苦如同熔炉中的铁水,被反复锻造,岁月在这样的煎熬中悄然流逝,芳华不再。
“人是此生人,债是前生债。”这一句将人与情感的关系比作债,暗示了情感的复杂性和难以偿还性。此生的人与前生的债交织在一起,难以割舍,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宿命感。
“精卫一丸泥,空去填东海。”精卫填海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精卫鸟用一口一口的泥沙填满大海,此处借以表达主人公虽有决心化解离恨,但面对深重的情感纠葛,却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只能徒劳无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的深刻与复杂,以及面对情感困境时的无力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