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来相访故人家,花落东风日易斜。
布袜青鞋行巳惯,不妨途路有三叉。
远来相访故人家,花落东风日易斜。
布袜青鞋行巳惯,不妨途路有三叉。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道而来探访老友的旅人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在春日里的行踪与心境。首句“远来相访故人家”,开门见山地点明了人物的目的和情感状态——对老友的深切思念与拜访之情。次句“花落东风日易斜”,以自然景象衬托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时光的匆匆与岁月的流转,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接着,“布袜青鞋行已惯”一句,通过描述旅人的穿着,进一步展现了他的朴素与随性,以及长时间行走的习以为常,仿佛在说他与这自然的步履已经融为一体,无拘无束。最后,“不妨途路有三叉”,则以旅途中的岔路口为喻,既指出了前行的不确定性,也暗含了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变数,但无论何去何从,都应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旅人探访老友过程中的细节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青花绿叶上疏篱,别有长条竹尾垂。
老觉淡妆差有味,满身秋露立多时。
白玉楼高,广寒宫阙,暮云如幛褰开。
银河一派,流出碧天来。
无数星躔玉李,冰轮动、光满楼台。
登临处,全胜瀛海,弱水浸蓬莱。
云鬟,香雾湿,月娥韵涯,云冻江梅。
况餐花饮露,莫惜裴徊。
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
归来晚,笛声吹彻,九万里尘埃。
一抹残霞,几行新雁,天染云断,红迷阵影,隐约望中,点破晚空澄碧。
助秋色。
门掩西风,桥横斜照,青翼未来,浓尘自起,咫尺凤帏,合有人相识。
叹乖隔。
知甚时恣与,同携欢适。
度曲传觞,并鞯飞辔,绮陌画堂连夕。
楼头千里,帐底三更,尽堪泪滴。
怎生向,无聊但只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