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情两两。盼到而今犹怅望。如此良宵。
乌鹊南飞不架桥。金风玉露。辜负盈盈河汉女。
迢递佳期。恐是仙家好别离。
遥情两两。盼到而今犹怅望。如此良宵。
乌鹊南飞不架桥。金风玉露。辜负盈盈河汉女。
迢递佳期。恐是仙家好别离。
这首《减字木兰花·闰六月初七》由清代诗人吉珠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爱情中等待与期盼的深刻感悟。
“遥情两两”,开篇即以“遥”字点出情感的深远与绵长,两个“两两”则暗示着一对恋人的相思之情。接下来,“盼到而今犹怅望”一句,直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并未减轻主人公的思念之情,反而让这份期待变得更加沉重与无奈。“如此良宵”,将特定的时间背景置于情感的高潮之中,强调了夜晚的美丽与浪漫,却也反衬出无法相聚的遗憾。“乌鹊南飞不架桥”,借用传统故事中的鹊桥传说,表达了即使在最美好的时刻,也无法跨越现实的障碍,相聚的愿望只能化为乌有。
“金风玉露”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美与哀愁,金风(秋风)与玉露(晶莹的露水)的结合,营造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相聚时光。“辜负盈盈河汉女”,直指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对爱情中因命运或现实原因而无法团聚的深深惋惜。“迢递佳期”,再次强调了等待的漫长与艰难,而“恐是仙家好别离”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暗示了爱情中分离的必然性与宿命感。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以及对爱情中等待与期盼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哲学思考,让人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爱情的复杂与深刻。
人品如瞻斗,山名合应魁。
地灵知孕秀,天赋肯淹才。
笔阵惊同列,文光烛上台。
高攀蟾窟桂,勇跃禹门雷。
已作鹍鹏化,空令猿鹤猜。
经横芹泮静,琴弄杏花开。
宦志云霄待,乡心岁月催。
黄残松径菊,绿遍石田苔。
若便寻归驾,移文恐劝回。
天泽从今大有年,山花野草亦欣然。
馨香始信神灵格,歌咏咸夸郡府贤。
谷粟豪家须落价,鱼虾近市不论钱。
若将汗简书奇绩,太史文章笔似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