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孔子旧宅》
《孔子旧宅》全文
宋 / 汪元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出天家一瓣香,著鞭东鲁谒灵光。

堂堂圣像垂龙衮,济济贤生列雁行。

屋壁诗书今绝响,衣冠人物只堪伤。

可怜杏老空坛上,惟有寒鸦噪夕阳。

(0)
翻译
献上一份天子的敬意,驱车前往山东拜谒神圣的光芒。
雄伟的圣像披着龙袍,众多贤良学子排列整齐如雁行。
昔日满屋书香已不再,曾经的文人雅士只剩感伤。
可惜那古老的杏树独自立在空荡的神坛,只有寒鸦在夕阳下喧嚣。
注释
天家:指皇帝或皇家。
灵光:指圣人的光辉或圣地。
龙衮:古代帝王的龙袍。
雁行:形容排列整齐如雁阵。
绝响:指没有声音,形容寂静。
衣冠人物:指有学问、有地位的人。
杏老:杏树的老叶,象征岁月流逝。
寒鸦:冬季常见的乌鸦。
噪夕阳:在夕阳下鸣叫,增添凄凉气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孔子的旧宅,其间充满了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之情和对时世沧桑变迁的感慨。"奉出天家一瓣香,著鞭东鲁谒灵光",开篇即以香火和马蹄声相结合,营造了一种神圣庄严的氛围,表明孔子旧宅仍然散发出圣贤之气,而骑手则是朝拜者急匆匆地赶来,展现了人们对孔子的敬仰。

"堂堂圣像垂龙衮,济济贤生列雁行"一句,则通过孔子的圣像和穿着龙纹的服饰,强调其崇高的地位。同时,用“济济”二字形容贤者之多,如同连绵不断的雁阵,显现出孔子教育的广泛影响力。

"屋壁诗书今绝响,衣冠人物只堪伤",此处则转向对过去文化遗产的怀念。旧宅中的壁画和古籍已然破败不堪,但依稀可闻诗书的声音,让人感慨万分。而“衣冠人物”一词,则暗示了往日风采依旧的人物,如今却只剩下凄凉的回忆。

最后两句"可怜杏老空坛上,惟有寒鸦噪夕阳",则是对孔子旧宅现状的描写。昔日繁华如杏花,现在却已衰败,只剩孤零零的坛座。而在傍晚时分,只剩下寒冷的乌鸦叫声,与落日余晖相伴,这景象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旧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圣贤之道的无限敬仰,以及面对时光荏苒、世事沧桑所产生的深刻哀思。

作者介绍
汪元量

汪元量
朝代: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
猜你喜欢

和钱处和梅花五绝·其一

万木归根冷未滋,可怜孤绝发寒枝。

心期本在冰霜后,占得隆冬未恨迟。

(0)

挽山居刘侯官·其三

雪坡仙去又山居,凋谢堪为世道悲。

师鲁仅存遗集在,乐天无限故人思。

追怀把酒论文日,忍读停云对雨诗。

千里有书报埋玉,衔哀莫写泪交颐。

(0)

题严子陵钓台

吹起炎刘已冷灰,先生功不上云台。

当初同学还何事,毕竟曾经讲较来。

(0)

点绛唇·其十六奇香蜡梅

蜡换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蝶驰蜂逐。

蜜在花梢熟。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因坡谷。

一标题目。高价掀兰菊。

(0)

踏莎行·其四正月五日定空寺观梅

景泮冰檐,情回瑶草。副能守得春来到。

管曾独自索春怜,而今觑著东风笑。

粉凝酥寒,云房睡觉。胭脂也不添些小。

天真要与此花争,是伊占得春多少。

(0)

菩萨蛮·其一次韵秀倅送别

玉卮细酌流霞湿。金钗翠袖勤留客。行色小梅残。

官桥杨柳寒。赐环宣室夜。看落金莲灺。

人记海听康。流风秀水旁。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