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宿清光映翠华,人从海上泛孤槎。
辞来栗里篱边菊,看过河阳雪里花。
万里桥通题柱客,五紽丝咏采桑家。
自怜白发愁难变,欲问仙人勾漏砂。
列宿清光映翠华,人从海上泛孤槎。
辞来栗里篱边菊,看过河阳雪里花。
万里桥通题柱客,五紽丝咏采桑家。
自怜白发愁难变,欲问仙人勾漏砂。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赠唐美承明府》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列宿清光映翠华”,以星宿的清辉映照着华丽的官府,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和主人的地位。次句“人从海上泛孤槎”,则描绘了友人如孤舟般从海外归来,增添了神秘与远方的意象。
第三句“辞来栗里篱边菊”,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友人归乡时对田园生活的怀念,以及对菊花的喜爱。第四句“看过河阳雪里花”,则通过想象友人在河阳赏雪中看到的花朵,展现了冬季的美景和友人的雅致情趣。
第五、六句“万里桥通题柱客,五紽丝咏采桑家”,进一步赞美友人才华横溢,既能写出万里桥边的壮志豪情,又能吟咏采桑人家的平凡生活,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泛的生活体验。
结尾两句“自怜白发愁难变,欲问仙人勾漏砂”,诗人感慨自身年华老去,忧虑无法改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以仙人和勾漏砂的传说寄托对未知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寓言寄志,既赞扬了友人的才情,也流露出诗人自身的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林上梨花雪压枝,独攀琼艳不胜悲。
依前此地逢君处,还是去年今日时。
且恋残阳留绮席,莫推红袖诉金卮。
腾腾战鼓正多事,须信明朝难重持。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