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衢飘雪乱人行,独坐开堂烟霰生。
曲槛回廊轻驻景,袅云停日重含情。
风前花絮疑三月,天外楼台望五城。
出塞燕歌翻自苦,入筵春曲向谁成。
九衢飘雪乱人行,独坐开堂烟霰生。
曲槛回廊轻驻景,袅云停日重含情。
风前花絮疑三月,天外楼台望五城。
出塞燕歌翻自苦,入筵春曲向谁成。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对雪》描绘了一幅冬日京城的景象。首句“九衢飘雪乱人行”,生动展现了大雪纷飞时街道上行人匆忙避雪的场景,颇有动态感。接着,“独坐开堂烟霰生”则转向室内,诗人独自静坐,感受着雪花飘落在堂内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气氛。
“曲槛回廊轻驻景”写的是诗人目光所及之处,栏杆曲折,回廊环绕,雪花在这些景物上轻轻停留,仿佛在凝固时间。“袅云停日重含情”进一步渲染了雪的静态美,暗示着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内敛。
“风前花絮疑三月”以春天的花絮比喻雪花,让人产生错觉,似乎冬日里也有春的气息。“天外楼台望五城”则借远眺楼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京城繁华景象的怀想。
最后两句“出塞燕歌翻自苦,入筵春曲向谁成”,诗人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燕歌和春曲的感慨中,表达了离别之苦和无人共赏春光的孤独。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冬日雪景的独特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事随过眼尘常静,愁不关心梦更清。
八十五年香火社,残经七卷席平生。
帝令银汉推馀泽,不与人间较刀尺。
剪绡为练课天孙,溅溜成文照东壁。
我疑蒲城鬼神入,脚踏飞车翻霹雳。
怒当十倍缚王离,瓦震三军开许历。
仙翁题诗诗有史,画史纷纷俱屈膝。
至今盛事随山中,往往摩挲到金石。
归来满口说江湖,不学平生论感激。
乃知卷舒在虚怀,谁道今人不如昔。
有时坐我天姥下,但觉清风生羽翼。
长令净洗五兵闲,回看万事皆尘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