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纣为不道,毒心无生灵。
四海如在鼎,谁能救将烹。
周武从天人,戎衣举仁兵。
伯夷独何为,乃谏不听行。
纣徒久厌主,一朝倒戈迎。
天下既宗周,大册书武成。
夷义愈为耻,宁死弗苟生。
周粟恶不食,双目且饿瞑。
纣无王者实,徒有王者名。
虽曰臣伐君,纣德匹夫轻。
吁夷岂不知,意在销奸萌。
昔纣为不道,毒心无生灵。
四海如在鼎,谁能救将烹。
周武从天人,戎衣举仁兵。
伯夷独何为,乃谏不听行。
纣徒久厌主,一朝倒戈迎。
天下既宗周,大册书武成。
夷义愈为耻,宁死弗苟生。
周粟恶不食,双目且饿瞑。
纣无王者实,徒有王者名。
虽曰臣伐君,纣德匹夫轻。
吁夷岂不知,意在销奸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的《伯夷诗》,主要讲述了商朝末期纣王暴政,伯夷以忠直之身进谏无效,最终选择不吃周朝粮食,坚守节操的故事。诗中通过对比纣王的残暴和周武王的仁义,赞扬了伯夷的高尚道德情操。伯夷宁可饿死也不妥协,反映出他对君主失德的深刻批判,以及对正义的坚守。诗的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古代士人的气节与理想。
仙人与我绿玉杖,早年意气青云上。
生憎颜色带风尘,梦中五岳恣雄放。
石屋道者启瑶篇,历历朱陵罗洞天。
奇峰细数过七十,下界俯视空三千。
岣嵝之山禹碑石,造化元精神鬼画。
不是名山灵异张,宁昭圣代文章迹。
攀读欲驾三湘舟,万事伤心成阻修。
去此山中止七日,胡尔江山垂三秋。
忽遇夫君谈故邱,丰神飒飒凌九州。
祝融之裔无乃是,况复玉立声杨休。
当年亲见上封事,玉关青琐留清议。
每嫌金印误铅砂,不博朱衣轻薜荔。
夫君夫君莫怨嗟,邺侯曾是仙人家。
药房阑砌接丹壁,牙签锦轴辉青霞。
袅袅云泉知几处,丛丛露桂今谁住。
望日台高白鹤遥,泻洪亭在玄猿去。
九嶷迢迢烟雾横,空传玉帛漫含情。
古来浮名不满瞬,何如绝粒度长生。
清谣发处看芝草,道心定后浮云扫。
自有金波共月回,何忧白发催人老。
即今绛节向金台,寄语山房锁碧苔。
直待功成谢簪绂,好共山人归去来。
《岣嵝山房歌》【明·罗洪先】仙人与我绿玉杖,早年意气青云上。生憎颜色带风尘,梦中五岳恣雄放。石屋道者启瑶篇,历历朱陵罗洞天。奇峰细数过七十,下界俯视空三千。岣嵝之山禹碑石,造化元精神鬼画。不是名山灵异张,宁昭圣代文章迹。攀读欲驾三湘舟,万事伤心成阻修。去此山中止七日,胡尔江山垂三秋。忽遇夫君谈故邱,丰神飒飒凌九州。祝融之裔无乃是,况复玉立声杨休。当年亲见上封事,玉关青琐留清议。每嫌金印误铅砂,不博朱衣轻薜荔。夫君夫君莫怨嗟,邺侯曾是仙人家。药房阑砌接丹壁,牙签锦轴辉青霞。袅袅云泉知几处,丛丛露桂今谁住。望日台高白鹤遥,泻洪亭在玄猿去。九嶷迢迢烟雾横,空传玉帛漫含情。古来浮名不满瞬,何如绝粒度长生。清谣发处看芝草,道心定后浮云扫。自有金波共月回,何忧白发催人老。即今绛节向金台,寄语山房锁碧苔。直待功成谢簪绂,好共山人归去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RZeWU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