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杏山桃委路尘,芳华都属锦城春。
只缘造物偏留意,任使无香亦可人。
粉白漫誇妆样巧,胭脂难染睡痕新。
沈香亭子勾栏畔,消得君王比太真。
野杏山桃委路尘,芳华都属锦城春。
只缘造物偏留意,任使无香亦可人。
粉白漫誇妆样巧,胭脂难染睡痕新。
沈香亭子勾栏畔,消得君王比太真。
这首诗《海棠》由金代诗人梁持胜所作,通过对海棠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野杏山桃委路尘”,以野杏和山桃的凋零,反衬出海棠在春天中的生机与活力,暗示海棠虽非最早绽放的花朵,却以其独特的魅力独领风骚。接着,“芳华都属锦城春”一句,将海棠的美丽与成都(锦城)的繁华相联系,强调了海棠在春日里的璀璨夺目。
“只缘造物偏留意,任使无香亦可人”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海棠独特魅力的赞叹。即使海棠没有浓郁的香气,也足以吸引人们的喜爱,体现了海棠内在气质的独特魅力。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海棠的无香与可人并置,突出了其不依赖外在条件而自有的吸引力。
“粉白漫誇妆样巧,胭脂难染睡痕新”则进一步描绘了海棠的形态之美。诗人用“粉白”形容海棠的颜色,既指其自然的色泽,也暗含了其如少女般清纯的形象。而“胭脂难染睡痕新”则通过比喻,形象地表现了海棠花瓣上特有的清新与自然,仿佛是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之美。
最后,“沈香亭子勾栏畔,消得君王比太真”两句,借用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将海棠与杨贵妃的美貌相提并论,进一步提升了海棠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沈香亭子作为背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海棠在文人墨客心中所占的独特位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棠的生动描绘,不仅展现了海棠自身的美丽与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热爱与赞美。
妙手能移造化功,壶中幻出九华峰。
山虽云小能栖凤,水不求深贵有龙。
事纪淮南千古胜,记成嘉泰八年冬。
先生不用赋招隐,办了功名访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