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公超谷中石》
《张公超谷中石》全文
唐 / 李德裕   形式: 古风

鼓箧依绿槐,横经起秋雾。

有时连岳客,尚办弦歌处。

自予去幽谷,谁人袭芳杜。

空留古苔石,对我岩中树。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ānggōngchāozhōngshí
táng /

qiè绿huáihéngjīngqiū
yǒushíliányuèshàngbànxiánchù

yōushuírénfāng
kōngliútáishíduìyánzhōngshù

翻译
鼓箧倚着绿槐,打开书卷升起秋日雾气。
有时能遇见游历山川的客人,在这里还能听到弦歌之声。
自从我离开那隐秘的山谷,还有谁来采摘芳香的杜若呢?
只留下古老的青苔和石头,陪伴着我眼前的岩中之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静的山谷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隐居生活和情感体验。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

"鼓箧依绿槐,横经起秋雾" 一句,以具体形象展现了山谷中的氛围。"鼓箧"指的是山谷中曲折的小道,它依偎在茂密的槐树旁边,而"横经起秋雾"则描绘出秋天特有的迷蒙景色,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感觉。

"有时连岳客,尚办弦歌处" 这一句透露出诗人的生活状态。"连岳客"可能指的是与山中朋友相聚,而"尚办弦歌处"则暗示着诗人不仅是隐居者,还是音乐爱好者,这里"弦歌"象征着一种艺术的追求和精神的寄托。

接下来的"自予去幽谷,谁人袭芳杜" 一句中,"自予去幽谷"表明诗人的决心,而"谁人袭芳杜"则流露出一丝孤独感。这里的"芳杜"可能是指美好的田园生活,但在诗人看来,这种生活已经无人问津。

最后两句"空留古苔石,对我岩中树",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深厚情感。"空留古苔石"中的"古苔石"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时间的痕迹和自然的力量,而"对我岩中树"则显示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谷生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隐居的选择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

作者介绍
李德裕

李德裕
朝代:唐   字:文饶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生辰:787—849

李德裕(787—849),字文饶,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李德裕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李德裕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李德裕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李德裕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猜你喜欢

门联

门心皆水;物我同春。

(0)

雪夜杂诗·其三

满天星斗晓来收,万丈瑶台梦里游。

物到岁寒偏耐看,一轩松竹不胜幽。

(0)

扬州·其二

廿四桥边草径荒,新开小港透雷塘。

画楼隐隐烟霞远,铁板铮铮树木凉。

文字岂能传太守,风流原不碍隋皇。

量今酌古情何限,愿借东风作小狂。

(0)

渔樵问答歌

渔翁舟泊东海边,樵夫家住西山里。

两人活计山水中,东西路隔万千里。

忽然一日来相逢,满头短发皆蓬松。

盘桓坐到日灼午,互相话说情何浓。

一云深山有大木,中有猛虎吃人肉。

不如平原采短薪,无虑无忧更无辱。

一云江水有巨鳞,滔天波浪惊刹人。

不如芦花水清浅,波涛不作无怨心。

吾今与汝要知止,凡事中间要谨始。

生意宜从稳处求,莫入高山与深水。

(0)

夜感自遣

夜学晓未休,苦吟神鬼愁。

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雠。

死辱片时痛,生辱长年羞。

清桂无直枝,碧江思旧游。

(0)

邻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姮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