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陂下残日,疏木出古祠。
伊昔露筋媛,明灵此栖迟。
渺然葭苇乡,挺此冰玉姿。
仙骨谅已蜕,英风浩无涯。
想当野宿日,宁与庙食期。
颓垣不踰肩,缺瓦苔参差。
不知春秋祀,有土能不遗。
堂堂七尺躯,冠带称男儿。
婉婉形势途,所觊在一资。
使当生死际,宁复顾四维。
念此欲下拜,风樯浩南驰。
沧波望不尽,目极空烟霏。
荒陂下残日,疏木出古祠。
伊昔露筋媛,明灵此栖迟。
渺然葭苇乡,挺此冰玉姿。
仙骨谅已蜕,英风浩无涯。
想当野宿日,宁与庙食期。
颓垣不踰肩,缺瓦苔参差。
不知春秋祀,有土能不遗。
堂堂七尺躯,冠带称男儿。
婉婉形势途,所觊在一资。
使当生死际,宁复顾四维。
念此欲下拜,风樯浩南驰。
沧波望不尽,目极空烟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望露筋庙作》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荒陂下残日”展现了夕阳西下的荒废山坡,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疏木出古祠”点出古庙隐藏在稀疏的老树之中,透露出岁月的痕迹。
诗人提及“伊昔露筋媛”,暗示了庙中供奉的露筋女神,她的形象被赋予了神圣和永恒。“渺然葭苇乡,挺此冰玉姿”进一步赞美女神的纯洁和高雅,如同芦苇般坚韧,如冰玉般剔透。然而,庙宇的破败景象也揭示了时光的无情,“颓垣不踰肩,缺瓦苔参差”,暗示着庙宇的衰落和遗忘。
诗人感慨“不知春秋祀,有土能不遗”,表达了对庙宇虽荒废但仍有祭祀传统的敬意。他以“堂堂七尺躯,冠带称男儿”自比,表达出对世俗功名的追求,然而在面对生死抉择时,“宁复顾四维”,表明他更向往超脱和精神的自由。
最后,诗人“欲下拜”却又“风樯浩南驰”,内心矛盾,远眺“沧波望不尽,目极空烟霏”,流露出对露筋女神的深深敬仰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思。整体上,这首诗融合了景物描绘、历史怀古和个人情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古闻御史台名兰,又闻御史台列柏。
文章御史独爱葵,岂爱葵花好颜色。
台端五月花正浓,绕阶浅白兼深红。
太阳行空转倾向,花心正与吾心同。
吾心爱君亦忠赤,欲格君心辅君德。
激扬绳纠皆为君,誓比葵花恒向日。
勖哉御史殚厥心,栽培此花永规箴。
花有枯荣性无改,莫愁花老风霜侵。
黑衣公子居林丘,黄头王孙非阿俦。
空山月落松露下,时与玄鹤鸣清秋。
山人不归今几载,夜帐空兮怨兰?。
一声啼断巫山云,竹枝歌里愁如海。
巫山之高高摩天,虽有长臂难扳缘。
前林霜果已垂赤,好从尔群高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