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蛮娃曲》
《蛮娃曲》全文
明 / 谢三秀   形式: 乐府曲辞

蛮娃出户筠筐随,琇子穿环帕裹颐。

东邻女伴竞相逐,四月深山采葛时。

葛叶凄凄葛藤绿,挼葛为丝给春服。

经丝易脆纬丝柔,裂指犹嫌䌟不速。

破窗风急寒灺生,流黄轧轧无停声。

织成未敢问刀尺,明日输租应到城。

到城杼轴归公府,吁嗟蛮娃亦良苦。

君不见北里春风歌舞人,曲罢罗裳弃如土。

(0)
鉴赏

这首《蛮娃曲》描绘了明代南方农村少女采葛织布的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首句“蛮娃出户筠筐随”,形象地展现了采葛少女手持竹筐出门的情景,生动地勾勒出她们勤劳的身影。接着,“琇子穿环帕裹颐”一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少女们在额头佩戴装饰物的习俗,体现了她们对美的追求与生活情趣。

“东邻女伴竞相逐,四月深山采葛时”两句,描绘了少女们结伴而行,共同参与采葛活动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欢乐。四月正是采葛的好时节,少女们忙碌而快乐地穿梭于山林之间。

接下来,“葛叶凄凄葛藤绿,挼葛为丝给春服”两句,细腻地描绘了采回葛叶后,少女们将其揉捻成丝的过程,展现了她们精湛的手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葛布是当时人们的主要衣料,少女们亲手织就的衣物,既实用又充满情感。

“经丝易脆纬丝柔,裂指犹嫌䌟不速”两句,通过对比经丝与纬丝的特点,以及少女们在织布过程中的艰辛,表达了对她们勤劳与坚韧精神的赞美。即使手指因长时间工作而裂开,也难以满足她们对织布速度的追求。

“破窗风急寒灺生,流黄轧轧无停声”两句,描绘了织布过程中环境的艰苦与织机的繁忙景象。破窗暗示了家庭条件的简陋,但即便如此,少女们仍坚持劳作,织机的“轧轧”声象征着她们不懈的努力。

“织成未敢问刀尺,明日输租应到城”两句,揭示了少女们织好的布料最终将用于缴纳赋税,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农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尽管她们辛勤劳作,但成果往往被官府所剥夺。

最后,“到城杼轴归公府,吁嗟蛮娃亦良苦”两句,表达了对少女们的同情与感慨,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下农民生活的苦难。而“君不见北里春风歌舞人,曲罢罗裳弃如土”则以对比手法,讽刺了富贵人家的奢侈生活与少女们的辛酸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社会批判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少女采葛、织布、缴纳赋税等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南方农村少女勤劳、坚韧的形象,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不公。

作者介绍

谢三秀
朝代:明

猜你喜欢

过常州

百里延陵问水程,西风如舞一舟轻。

亦知休息终无日,尚有昂藏愧此生。

雪夜梦回惊犬吠,荒天人定畏鸱鸣。

恰当晚岁飘零日,好助凄凉倦客情。

(0)

海棠

灵岩初见海棠开,倩倚东风笑落梅。

吴会女夷惯誇富,不教一卉漏春台。

(0)

冬日过西湖·其二

湖上群山对酒尊,无山无我旧吟魂。

不须剪纸招魂去,留伴梅花夜月痕。

(0)

横江春词·其一

门外晴洲香草香,浣纱生小爱春阳。

柳丝几尺花千片,荡得春江尔许长。

(0)

酒垆杂感四首·其三

鸢肩火色负轮囷,臣壮何曾不若人。

文倘有光真怪石,足如可析是劳薪。

但工饮啖犹能活,尚有琴书且未贫。

芳草满江容我采,此生端合附灵均。

(0)

小心坡

世险不到处,兹坡名小心。

侧栈受半履,石滑不可任。

上岭怒欲压,下有无穷深。

削壁绝扪据,长云荡其阴。

飞空苦无具,至此毛发森。

人言小心度,我以无心临。

同游少人色,牛喘逋汗淋。

对之忽大笑,划然摇井参。

山灵喜颜色,乐奏来仙禽。

提心一趺坐,万态何沈沈。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