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酒垆杂感四首·其三》
《酒垆杂感四首·其三》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鸢肩火色负轮囷,臣壮何曾不若人。

文倘有光真怪石,足如可析是劳薪。

但工饮啖犹能活,尚有琴书且未贫。

芳草满江容我采,此生端合附灵均。

(0)
鉴赏

这首诗《酒垆杂感四首(其三)》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生活态度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联“鸢肩火色负轮囷,臣壮何曾不若人”,以“鸢”(鹰)的形象比喻自己,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虽身处低微,却自视甚高,不逊于他人的情态。这里“鸢肩火色”不仅指外在形象,也暗喻内心的炽热与坚韧。“负轮囷”则表达了诗人虽身负重担,但依然保持壮志豪情,不向命运低头的态度。

颔联“文倘有光真怪石,足如可析是劳薪”,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前句将“文”比作“怪石”,强调了文学才华的独特与珍贵;后句则以“劳薪”比喻脚踏实地的努力,表明了诗人对于自身努力与成就的肯定。这两句诗巧妙地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既体现了对个人才华的珍视,也蕴含了对努力与实践价值的认同。

颈联“但工饮啖犹能活,尚有琴书且未贫”,转而探讨生活的本质与追求。诗人认为,即使生活简朴,只要能够享受美食,拥有琴书相伴,便足以自得其乐,不为物质所困。这反映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重视,以及对简单生活美学的推崇。

尾联“芳草满江容我采,此生端合附灵均”,以自然界的芳草满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渴望像屈原(灵均)那样,虽身处逆境,仍能保持高洁之志,追求理想与真理的决心。这里的“灵均”不仅指屈原,也是诗人自我期许的象征,表达了对高尚人格和理想主义的向往。

综上所述,《酒垆杂感四首(其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生活态度以及理想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驱车上东门

屏居意不怿,载酒登北邙。

但见丘与坟,磊磊被山岗。

四野生悲风,白日黯无光。

牛羊上隧道,斧斤戕白杨。

人生若流电,此路终茫茫。

谁能緤圭组,意气在重壤。

妖艳伐真性,服食摧肝肠。

不如脩嫭人,千载流芬芳。

(0)

秋风词三首并序·其三

秋风淅淅庭宇虚,日行南陆露如珠,江空木落芳岁徂。

念君远游今何如,别离不得尺素书,妾久悲伤惜居诸。

恻恻涕泪盈衣裾,凝思关山倚踟躇。

南邻谁家吹笙竽,清声撩人思烦纡。

繁星丽天明月孤,城头夜栖白头乌,夫君胡为未宁居。

(0)

春晴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

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

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

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0)

洞庭图

八月潮面阔,天低地尽浮。

四山通潦水,万里聚重楼。

木杪仙人过,云中帝女游。

何时乘雅兴,徙倚豁吟眸。

(0)

露兰

冰根碧叶杂荒芜,晓露迎晖缀宝珠。

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

(0)

北香湖

十顷红云贴水铺,藕花深处乱鸥凫。

北风凉动香逾好,得似西湖六月无。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