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次吴城山》
《舟次吴城山》全文
宋 / 陶梦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淮蜀荆襄老此生,归与双眼识吴城。

树依神力连云暗,水到江西彻底清。

去棹来帆南北客,孤鸿落日古今情。

枯肠尚可搜诗句,三老放船钲一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uchéngshān
sòng / táomèngguì

huáishǔjīngxiānglǎoshēngguīshuāngyǎnshízhì

shùshénliányúnànshuǐdàojiāng西chèqīng

zhàoláifānnánběi鸿hóngluòjīnqíng

chángshàngsōushīsānlǎofàngchuánzhēngshēng

翻译
我这一生在淮蜀荆襄度过,现在归乡,双目所见皆是吴地的城池。
树木依靠神奇的力量,直入云霄,江水到了江西就变得清澈见底。
来往的船只载着南北的旅客,孤雁在夕阳下唤起古今相通的情感。
我这干涸的思绪还能搜寻诗句,三位老者乘船而过,敲响了钲声。
注释
淮蜀荆襄:淮河、蜀地、荆州、襄阳。
识:辨认。
吴城:指吴地的城市。
神力:超自然的力量。
云暗:云雾缭绕,显得阴暗。
江西:长江下游的省份。
彻底清:非常清澈。
去棹来帆:来往的船只。
南北客:来自各地的旅客。
孤鸿:孤独的大雁。
古今情:跨越时空的情感。
枯肠:形容思绪枯竭。
搜诗句:寻找灵感写诗。
三老:三位年长的人。
放船钲:敲击船上的钲(一种铜制乐器)。
鉴赏

这首宋诗《舟次吴城山》是陶梦桂所作,诗人以个人的漂泊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吴城山水的独特感受。首句“淮蜀荆襄老此生”描绘了诗人一生行迹遍布淮河、蜀地、荆州和襄阳,暗示了他沧桑的人生旅程。接下来的“归与双眼识吴城”则表达了他对吴城的熟悉和归属感。

“树依神力连云暗”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吴城树木茂密,仿佛连天蔽日,展现了自然的壮丽景象。“水到江西彻底清”则描绘了江水清澈见底,透出江南水乡的宁静之美。

“去棹来帆南北客,孤鸿落日古今情”两句,通过往来船只和孤独的飞鸿,寓言了人生的离合悲欢,以及历史长河中人们的共同情感。“枯肠尚可搜诗句”表达了诗人即使在旅途中,仍能从眼前景物中汲取灵感,创作佳句。“三老放船钲一声”以渔夫的号角声收尾,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生活气息,也象征着诗人对平淡生活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借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吴城山水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沉思。

作者介绍

陶梦桂
朝代:宋

陶梦桂(一一八○~一二五三),字德芳,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一二○)进士,调德安府司户参军。辟为安陆军节度推官。入荆南、四川安抚司幕。历知吉州万安、鄂州武昌县,通判辰州、岳州。官至朝请郎。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命知容州,未赴。閒居十五年,宝祐元年卒,年七十四。有《平塘陶先生诗》三卷(卷三为附录),今仅存民国宜秋馆翻刻清雍正十二年修补明崇祯元年裔孙陶文章刊本。事见本集卷三宋罗必先《故知容州朝请陶公墓志铭》及近人李之鼎跋。 陶梦桂诗,以宜秋馆翻刻本(藏浙江图书馆)为底本,底本明显错讹酌
猜你喜欢

寄东昌谢通府

贤声川涌到柴檐,本分人间可浪嫌。

别驾一官方此去,东昌老菜至今甜。

斯文天下真同与,圣学阶梯未舍廉。

万古北窗閒醉处,得无安稳睡陶潜。

(0)

除夜和黄子明员外·其三

何处江山真孟浪,狂拈一语一沈思。

古今怪事都傩鬼,老病悲歌是节诗。

四海风花年过日,一元天地午初时。

舜衣欲补深山卧,惭愧人间五色丝。

(0)

冬至和石翁·其四

天风九万未云抟,欲向人间问一官。

病里山林閒处老,眼前今古梦中看。

道才消长论何节,棋又输赢看几盘。

花鸟无穷春渐到,已拚扶醉上吟鞍。

(0)

寄奉吉水周先生·其四

一仕开曾许,当年本未能。

回头非自爱,多病果相仍。

把钓浑孤艇,摊书又几灯。

冰兢他日地,切恐误师承。

(0)

李黄门琼林燕归图·其一

宫袍随马舞春罗,柳色花香满御河。

欲了赓歌明日分,春风还奈此恩何。

(0)

送董孟吉·其一

真州闻已片帆东,五马何来草屋中。

万里故人还一见,老夫当拜打头风。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