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馀寒似暮秋,掩门高坐日悠悠。
树头独立知风鹊,屋角双鸣唤雨鸠。
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
浮花冶叶休相笑,自古英贤总一沤。
春半馀寒似暮秋,掩门高坐日悠悠。
树头独立知风鹊,屋角双鸣唤雨鸠。
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
浮花冶叶休相笑,自古英贤总一沤。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即事》,描绘了春天将尽时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受。首句“春半馀寒似暮秋”以比喻手法,写出春意虽浓但已带有几分秋意的凉意,暗示时光流转。接下来,“掩门高坐日悠悠”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时间仿佛过得特别缓慢。
“树头独立知风鹊,屋角双鸣唤雨鸠”通过描绘鹊鸟在树梢独立,雨鸠在屋角鸣叫,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画面,也寓含着诗人对岁月更迭的感慨。诗人感叹“芳意自随流水逝,华年不为老人留”,意指美好的春光和青春如同流水般流逝,无法挽留。
最后两句“浮花冶叶休相笑,自古英贤总一沤”以花叶的比喻,告诫那些短暂的繁华不必得意忘形,因为自古以来英雄豪杰也都如泡沫般转瞬即逝。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小园饶胜事,僮仆竞欢哗。
梅绽凌寒树,枝繁照水花。
病身俄勿药,诗思顿萌芽。
急报南邻友,新篘可当茶。
松行石磴两崎岖,此去长安路更迂。
底个官侬强健在,葛巾芒屩自骑驴。
当年事幽讨,结友穷名山。
曾逢许斧子,去采玉芝还。
归来坐空房,神清骨毛寒。
起视尘中人,一见了肺肝。
探囊出刀圭,生死毫釐间。
相逢瘴海秋,遗我黄金丹。
高堂得听莹,班衣有馀欢。
谢师无言说,古井生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