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芦雁》
《芦雁》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江上黄芦风作花,一双秋影落寒沙。

春风又绿长安草,何必江南有岁华。

(0)
鉴赏

这首诗《芦雁》由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通过对江边黄芦与秋雁的描绘,展现了深秋时节的宁静与萧瑟之美。

首句“江上黄芦风作花”,以“风作花”这一巧妙的比喻,将江边随风摇曳的黄芦比作是被风吹起的花朵,生动地描绘了黄芦在秋风中的动态美,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

次句“一双秋影落寒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通过“秋影”和“寒沙”的结合,不仅突出了秋季的凉意和荒凉感,也暗示了雁群的孤独与漂泊。雁影落在寒冷的沙滩上,既是对雁群飞行状态的描绘,也是对它们迁徙旅程中孤独与坚韧精神的象征。

后两句“春风又绿长安草,何必江南有岁华”,则从时空转换的角度,将读者的思绪从秋日的江边引向春日的长安。春风拂过,长安的草地又绿了,这不仅是对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循环与自然规律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江南与长安的景色,表达了对江南岁月的美好怀念,但又不拘泥于此,展现出一种超越地域限制的生命观和宇宙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循环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再叠前韵·其二

满地凉云漾月华,古堤疏柳已栖鸦。

玄霜夜捣姮娥药,银汉秋回海客槎。

饮酒且同陶靖节,上书不慕贾长沙。

梧桐院宇清阴减,卧看天边雁字斜。

(0)

王晓沧将之官闽中赋别·其二

颇闻新政议裁官,何事卑栖令尉间?

毕竟才人裁不得,要将诗界拓闽山。

(0)

舟发新步

金鞍寨下溪水流,石鼓潭边雨乍收。

一叶扁舟载斜日,泽兰花发古堤秋。

(0)

寄怀瑞凤纶分转·其一

棨戟重临凤水湄,三年谁与共忧时。

魏糔帝问传家笏,苏轼天留过岭诗。

富国祗今先煮海,才人从古例分司。

湖山到处题名在,耿耿心应有石知。

(0)

王寿山诗十首·其九

何处寒薇问首阳,名山竟遣落蛮荒。

秋心瘦入诗人骨,箬笠峰头夕照黄。

(0)

题絜斋丈鸳湖舟隐图十首·其十

横流满目未能安,持节天南仗汉官。

蓑笠烟波渔父梦,不妨聊写画图看。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