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其三》
《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其三》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德意丁宁到绿林,都捐刀剑作齐民。

皇华入奏天颜喜,趁得朝元第四春。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的《仲钦寄民为重斋诗和答(其三)》中的一节,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政治寓意与人文关怀。

首句“德意丁宁到绿林”,以“德意”点明了君主的仁政与教化,以“丁宁”形容君主的谆谆告诫,将君主对百姓的关怀与教化比作春风化雨,细腻而深沉。这里的“绿林”并非指山林,而是借指民间或边远地区,形象地描绘出君主的教化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无远弗届。

次句“都捐刀剑作齐民”,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君主的仁政下,百姓们放下武器,归于和平,成为普通的平民。这不仅象征着社会的安定与和谐,更体现了君主以德治国、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以及通过教化使人民从战争走向和平的美好愿景。

后两句“皇华入奏天颜喜,趁得朝元第四春”,以“皇华”代指使者,传达了君主对于国家治理成效的喜悦之情。同时,“天颜喜”形象地描绘了君主因国家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而感到的欣慰与喜悦。最后,“趁得朝元第四春”则寓意着在君主的英明领导下,国家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丰收的春天,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与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君主仁政、教化百姓、实现社会和谐与国家繁荣的深切期盼。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寄夔州张君玉抚干

天上张公子,同僚半载馀。

令人思滟滪,有客泛芙蕖。

一自离夔子,频蒙寄鲤鱼。

江山元不远,面目在来书。

(0)

舟至梅根子长寄诗复用前韵

使节淹江左,鱼符换浙西。

诗筒犹在道,客棹已移溪。

戒险疑浮峡,行徐类去齐。

壶觞更何日,重向翠微携。

(0)

七矶

江上风波恶,江中洲渚多。

回头三峡远,转盼七矶过。

(0)

查元章自成都走书至江陵并贶蜀笺附子

芝兰道山旧,邂逅夔江边。

会合止半载,别离又经年。

君犹滞使轺,我忽移霅川。

东归不及见,西望心悠然。

尺书走健卒,追上江陵船。

慇勤赠远意,药百纸以千。

我老苦多病,得药年可延。

静思苦口味,奚止沉疴痊。

但非造楼手,误辱文房笺。

待将君诗文,传写千万篇。

书言作二记,付与夔人镌。

捍波记修垒,济渴记义泉。

深惭郡政谬,滥托雄文传。

君才高辈流,君誉蔼民编。

雅志在活人,何心肯流钱。

当宁正念贾,诸公咸荐贤。

定归玉笋班,慷慨旒扆前。

所陈必尧舜,那肯谈武宣。

早趣舍人装,行著祖生鞭。

我冠傥未挂,苕溪迟言旋。

(0)

哭纯老

忽得潜涧书,惊闻寿山死。

开书未终读,老泪洒盈纸。

寿山僧中杰,萧洒如晋人。

识高行孤洁,匈无一点尘。

少年走江湖,丛林参大士。

莫年住瓯闽,道价高远迩。

桑下不留恋,急流猛抽身。

我欲挂衣冠,归欤远公亲。

遽闻新塔成,已葬坚固子。

无由访圆泽,空对瞿唐水。

(0)

谷日立春

谷日逢春日,江天弄佳气。

蔬盆杂蒿韭,一箸异乡味。

西畴农事动,问我归何未。

岂无二顷田,奚用五马贵。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