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九·其四》
《九月九·其四》全文
宋 / 徐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桓家宾客正寻山,刘子藏身尽日閒。

忽为著书惊晚节,更因把菊觉衰颜。

白衣来缓思沽酒,绣岭登高梦入关。

最好莲华峰上路,藤条葛蔓手齐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诗人徐积在九月九日这一天的所见所感。首句“桓家宾客正寻山”,仿佛带我们进入了一个热闹的场景,桓家的宾客们正在山上寻找着乐趣与美景。然而,紧接着的“刘子藏身尽日閒”则将画面转向了另一番景象,刘子独自一人,在这漫长的白日里静静地享受着宁静。

“忽为著书惊晚节,更因把菊觉衰颜。”这两句诗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诗人忽然意识到自己已至晚年,开始著书立说,或许是为了留下自己的思想与智慧。同时,他通过把玩菊花,感受到了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败。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既深沉又富有诗意。

“白衣来缓思沽酒,绣岭登高梦入关。”这里,诗人以一种轻松而略带幽默的方式,描述了朋友来访时的场景。他们一起饮酒谈笑,似乎暂时忘却了世间的烦恼。而“绣岭登高梦入关”则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远方、对于未知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最好莲华峰上路,藤条葛蔓手齐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探索精神。他想象着在莲华峰上漫步,亲手攀爬着藤条与葛蔓,体验着与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这样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内心世界深刻而独特的感悟,充满了生活的哲思与情感的丰富性。

作者介绍
徐积

徐积
朝代:宋   字:仲车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生辰:1028—1103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猜你喜欢

送监生聂让省兄山后

书剑翩翩送子归,原头相见脊令飞。

北风关路雪云暗,落日客亭烟火微。

血立忠臣头上发,线留慈母手中衣。

老夫唯有销兵望,早遣平安到虎闱。

(0)

送布延彦仁都事还蜀兼东时文可郎中

送君一骑发长安,王事方殷肯避难。

使者好寻巴道路,诗人多勒蜀岩峦。

江来灌口声初放,云接峨嵋翠不乾。

为报郎中勉勋业,远音时遣破幽端。

(0)

分题若邪溪送别胡一中允文录事之绍兴

五云溪水碧萦湾,纯浸蓬莱郡里山。

金跃冶垆龙已化,箭空仙的鹤长閒。

棹歌洲渚芙蓉外,人在楼台罨画间。

吟赏总输贤录事,樵风日暮送舟还。

(0)

送涂茂才北游

黄河十月已流冰,暂解行装驻广陵。

逆旅壮怀销北斗,故山归梦入孤灯。

千金燕市方求马,万里天池欲徙鹏。

曾是公卿有知己,孝廉船上觅张凭。

(0)

上京睹陈渭叟寄友书声及鄙人赋以答之·其一

忽忆江南古庄叟,钓竿归去拂珊瑚。

药炉已熄勾庚火,书箧閒抛遁甲符。

欲与陈陶同啖鲊,祇令张翰远思鲈。

不知别后诗多少,刊到云编戊己无。

(0)

寄副枢董抟霄孟起

王师前后压瀛河,万里风云入荡摩。

晋帅先宜谋郤縠,赵人终欲用廉颇。

枚衔突骑宵传令,鼓发辕门晓拥戈。

共待将军白羽扇,归来幕府上功多。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