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枝词十三首·其四》
《柳枝词十三首·其四》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词  词牌: 杨柳枝

属车隐隐远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

杨花都不知人意,故入长门宫里来。

(0)
注释
属车:随从车辆。
隐隐:声音微弱。
远如雷:像远处的雷声。
陈后:指陈皇后。
愁眉:忧愁的眉毛。
久不开:长久无法舒展。
杨花:柳絮,象征飘忽不定。
不知人意:不理解人的感情。
故:特意。
长门宫:汉代宫殿,曾为陈皇后居所。
来:到来。
翻译
随从车辆渐行渐远,声音低沉像远处的雷声。
深宫中的陈皇后,愁眉紧锁,长久未能舒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所作的《柳枝词》中的第四首。从艺术风格上看,司马光的词作多表现出一种淡雅清新、含蓄不露的特点,这与他本人的性格和当时文人对词风的追求相吻合。

"属车隐隐远如雷,陈后愁眉久不开。杨花都不知人意,故入长门宫里来。"

这四句诗描绘了一种深沉而又淡雅的情感氛围。首先,“属车隐隐远如雷”一句,通过对车声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虑和不安,这里的“属车”指的是随从的车辆,而非战争之车,其声音既表现出一种距离感,又透露出某种力量的即将到来,如同远雷般在心头滚动。

紧接着,“陈后愁眉久不开”一句,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这里的“陈后”很可能是一个抽象的代表,而非具体的人物,她的“愁眉”和“久不开”表达了一种长时间的心事和压抑的情感。

第三句“杨花都不知人意”,则是对环境的描写,通过柳絮飘飞来衬托出一种无知无觉、任性而为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隔绝和对比。

最后一句“故入长门宫里来”,则是诗人基于前述情感和环境描写所作出的行为选择。这里的“长门”在古代文学中常常带有贬义,指的是失宠后的寂寞生活,但在这首词中,它更多地表达了对孤独、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的精细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它不仅展示了司马光自身的文学才华,也映照出宋代文人对于内心世界探索的深沉意趣。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暮春四首·其四

祓除已过暮春初,彩舫相衔十里馀。

浮蜡喜尝新店酒,流尘闲拂坏垣书。

(0)

感物二首·其一

物情岂愿岁时遒,一气潜移不自由。

日出鹁鸪还唤雨,夏初蟋蟀已吟秋。

(0)

散策门外邻叟怪其瘦

八十衰翁力既愆,强扶藤杖出门前。

朝晡恃粥何劳叹,齿脱牙摇已数年。

(0)

致仕后即事十五首·其八

清静全胜欲界天,逍遥不减地行仙。

众中莫怪人嫌老,十五年前本命年。

(0)

晓雨二首·其一

平明小雨压香尘,绕舍扶疏绿渐匀。

睡过花时慵著句,老来春事不关身。

(0)

斋中杂题四首·其四

幽居厌见凡花草,红紫纷纷不复栽。

自斸苍苔换黄土,南山移得玉芝来。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