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茅山·其三》
《游茅山·其三》全文
明 / 王弘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振衣峰顶礼茅君,仙胄风流自昔闻。

名注紫台超万劫,位同丹鼎列三分。

金珰玉佩流玄诀,瑶草琼花绝惧氛。

竟日登临归路懒,乱峰回首隔烟云。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茅山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首句“振衣峰顶礼茅君”,以“振衣”二字生动地展现了登山时的豪迈姿态,仿佛在向山神致敬。接着,“仙胄风流自昔闻”,既赞美了茅山的仙风道骨,也暗示了其历史的悠久与传说的丰富。

“名注紫台超万劫,位同丹鼎列三分”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茅山的地位与价值提升至超脱世俗、永恒不朽的高度,同时将其与道教的象征物——紫台和丹鼎相联系,强化了其神圣与神秘色彩。

“金珰玉佩流玄诀,瑶草琼花绝惧氛”则进一步渲染了茅山的仙境氛围。金珰玉佩代表了高洁与尊贵,玄诀则是深奥的道术,而瑶草琼花则象征着纯净与美好,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充满灵性的世界。

最后,“竟日登临归路懒,乱峰回首隔烟云”表达了诗人对茅山美景的留恋与不舍。即使在返回的路上,诗人的心仍沉浸在那片烟云缭绕、峰峦叠嶂的仙境之中,难以忘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令人向往的仙境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弘诲
朝代:明

(1542—?)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猜你喜欢

仁季再赋亦再赋二首·其一

昔年远访郁孤台,止渴曾询庾岭梅。

别后只从忙里过,到今多见旅中开。

是非汩没身添老,寒暑侵陵首屡回。

却忆故园松竹外,朔风吹雪亚枝来。

(0)

法曲第五煞/法曲

多景推移。便似风灯里。将尘寰喻,尘里白驹过隙。

今世过却,来生何处觅。失时节。生死到来嗟何及。

勤而行之。竞力待与、钟吕相期。

三千行满,连环脱下已。驾青鸾素鹤朝太微。

(0)

琴操.残形操

狸之文兮,蔚乎其成章。

身之孔昭兮,而其智之不扬。

维元首之昧昧兮,而股肱孰为其良。

吁嗟乎,狸之祥兮。非吾之伤兮,其谁为伤。

(0)

和李提举山宫梅

客中乍喜暄风回,徐行东郭嘉惟梅。

萧萧千竿缭秀色,粲粲万玉明芳蕤。

海山飞仙堕萼绿,珠珰缟袂令人疑。

须臾四山下倒景,华姿照眼无纤疵。

主人才气世所知,意谓澹坐徒尔为。

杯槃错落光陆离,与客揖此玉一围。

锵然韵语压邹枚,清思彻骨歌无归。

它时尚容嗣此赏,冠巾乱插无迎随。

(0)

和王倅见惠十篇·其六

若人富文史,皮里罗阳秋。

婉此建安格,当从古人求。

醉侯岂可縻,当封富民侯。

(0)

山居杂诗九十首·其十二

吾年踰七十,真欲愿春迟。

岂谓上元过,适丁多雨时。

韶华荏苒半,清明旦夕期。

流莺与蜂蝶,冷落殊未知。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