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至龙兴寺斋宿赠无为禅师兼东海藏主二首·其一》
《初至龙兴寺斋宿赠无为禅师兼东海藏主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陈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我爱禅师好,长斋养性灵。

开窗分树绿,挂衲近松青。

鹤警云间锡,龙听月下经。

安心应有法,自可引修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在龙兴寺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师修行的环境与心境。

首句“我爱禅师好”,直接表达了对禅师的喜爱与敬仰之情。接着,“长斋养性灵”点明了禅师通过长期素食来修养心灵,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升华。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佛教中对于物质欲望的淡泊和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开窗分树绿,挂衲近松青”两句,以自然景色衬托禅师的生活环境。窗外绿树环绕,室内挂着僧衣,靠近松树,营造出一种清幽、和谐的氛围。这样的环境有助于禅师静心修行,与自然融为一体。

“鹤警云间锡,龙听月下经”描绘了禅师修行时的景象。鹤在云间鸣叫,似乎在提醒着什么;而龙则在月光下倾听禅师诵读佛经。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鹤与龙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自然界生物,它们的出现寓意着禅师修行达到了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同时也暗示了禅师的修行达到了一定的境界。

最后一句“安心应有法,自可引修龄”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禅师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能够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从而延长修行的时间,提升自己的修为。这句话强调了修行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实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环境的描绘以及修行过程的描述,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意境与精神追求,表达了对禅师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佛法智慧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陈琏
朝代:明

(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猜你喜欢

解佩令·如论性命

如论性命,须搜夕昼。
光明照、有甚肥瘦。
日月西游,当中斡、枢机北斗。
天花绽、异香无漏。
空空皆出,虚虚尽透。
清凉处、逍遥交媾。
自在跻真,轻飚外、任飘精秀。
聚云朋、更兼霞友。

(0)

卜算子 寻知友前后带喝马一声

有个害风儿,海上寻良价。
只为心头忒紧图,意马隘。
惹出浑身疥。
款款细搜求,日月年时赛。
遂得中央四宝珠,马快。
走入关西界。

(0)

解佩令·害风王三

害风王三,前时割税。
为酒爱、饮中沉醉。
往往来来,眼前事、全然不记。
与仁人、当街打睡。
腋袋头巾,尽皆遗弃。
有经文、里面诀秘。
深谢明公,发善心,与予拈起。
解*令、报贤好意。

(0)

解佩令·金郎察察

金郎察察。
玉娘揠揠。
堪同寿、方年二八。
住在何方,一居水,一居山北。
入离门、坎户皆*。
时时相拉。
频频搜刮。
九条街、坊坊俱达。
寻得灵珠,取琼浆、神水浇沫。
放光明、万道旋斡。

(0)

卜算子 二首李法师求

人谈焰助。
与泉源,交结相同怙。
木真元牢锁住。
掌扶持,精气长坚固。
中甜上素。
小婴儿,姹女频看觑。
外空边诚雅趣。
入祥云,便得神仙

(0)

捣练子·猿骑马

猿骑马,呈颠傻。
难擒难捉怎生舍。
哩*,哩*。
慧刀开,齐下杀。
教君认得根源也。
哩*,哩*。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