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漰湃声,大江又当面。
十年不来游,如与故人见。
江光只如昔,我老颜色变。
西日没复升,东流去不转。
逝者如斯夫,来者亦可鉴。
南瞻建康城,北瞰山阳县。
当时英雄人,千载一过电。
胡为尚役役,临衰感贫贱。
忽闻漰湃声,大江又当面。
十年不来游,如与故人见。
江光只如昔,我老颜色变。
西日没复升,东流去不转。
逝者如斯夫,来者亦可鉴。
南瞻建康城,北瞰山阳县。
当时英雄人,千载一过电。
胡为尚役役,临衰感贫贱。
这首清代诗人郑世元的《渡扬子》描绘了诗人乘船渡过大江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忽闻漰湃声”,以江水澎湃的声音开篇,展现出江水的壮阔气势。接着,“大江又当面”,诗人直接面对浩渺的大江,流露出久别重逢的欣喜。
“十年不来游,如与故人见”表达了诗人对江景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仿佛江水是他的老朋友,久违后再次相见。接下来,诗人通过“江光只如昔,我老颜色变”,对比江水依旧而自己已老,感叹岁月无情。
“西日没复升,东流去不转”进一步强调时间的不可逆,日落江头,流水不息,暗示人生短暂。诗人借用孔子的名言“逝者如斯夫,来者亦可鉴”,提醒自己要珍惜当下,同时借鉴未来。
最后,诗人远眺建康城和山阳县,感慨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犹如过眼云烟,而自己在垂暮之年仍感念世事变迁和个人境遇。“胡为尚役役,临衰感贫贱”表达了他对人生劳碌和贫贱的无奈,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深深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哲理于山水之间,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历史沧桑的深刻理解。
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
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
相从争奈,心期久要,屡更霜秋。叹人生、杳似萍浮。
又翻成轻别,都将深恨,付与东流。
想斜阳影里,寒烟明处,双桨去悠悠。
爱渚梅、幽香动,须采掇、倩纤柔。
艳歌粲发,谁传馀韵,来说仙游。念故人、留此遐洲。
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西楼。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袂。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