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日日赋归欤,何事穷秋尚索居。
和氏慢藏怀里璧,刘生误读枕中书。
骨留燕市元非骏,铗动商歌不为鱼。
朔雪陇云飞不尽,梦魂愁绝独驱车。
长安日日赋归欤,何事穷秋尚索居。
和氏慢藏怀里璧,刘生误读枕中书。
骨留燕市元非骏,铗动商歌不为鱼。
朔雪陇云飞不尽,梦魂愁绝独驱车。
这首明代诗人张元凯的《北游诗二十一首(其十七)旅怀》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内心充满思归之情。首句“长安日日赋归欤”,以长安作为故乡的象征,每日都在心中默念回归,流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何事穷秋尚索居"则揭示了诗人即使在秋季这个传统意义上的团圆季节,仍然独自一人,显得孤寂落寞。
接下来两句,“和氏慢藏怀里璧,刘生误读枕中书”运用典故,和氏璧寓指珍贵的才华或理想,而刘生误读枕中书则暗示自己怀才不遇,未能得到赏识。诗人以这两句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对现实的无奈。
“骨留燕市元非骏,铗动商歌不为鱼”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比喻自己滞留他乡,如同滞留于非所之地的骏马,或是吟唱商歌却无法改变命运的失意之人。这里的“燕市”和“商歌”都寓含着漂泊与不得志的意味。
最后两句“朔雪陇云飞不尽,梦魂愁绝独驱车”描绘出一幅凄凉的画面,北地的风雪和无尽的云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愁苦,而“梦魂愁绝独驱车”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孤独无依、心绪愁苦的归乡之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羁旅在外的孤寂、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情感深沉而动人。
破鼎如铛价万金,古文科斗费推寻。
不须更待琴弦足,会有幽人识此心。
前年谬入文昌里,堆案簿书如黑蚁。
左凫右鹜去复来,大叫发狂那得止。
开眼忽见同舍郎,英气律兀髯而长。
时于谈间出妙语,似濯大暑遭风凉。
自夸才高足馀刃,屡以豪篇相折困。
我衰嚄唶安可当,晋甲未兴齐已遁。
今年别我西入关,意气峥嵘喜动颜。
秦山渭水笑谈里,剑阁峨嵋指顾间。
古公去后风俗好,南亩劝耕农事早。
一篇七月是图经,不待下车心已了。
髯卿故自读书人,想有仁风慰彼民。
班取新诗一千首,闭阁莫开长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