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袂。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淡然春意。空独倚东风,芳思谁寄。凌波路冷秋无际,香云随步起。谩记得、汉宫仙掌,亭亭明月底。
冰弦写怨更多情,骚人恨,枉赋芳兰幽芷。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相将共、岁寒伴侣,小窗净、沉烟熏翠袂。幽梦觉,涓涓清露,一枝灯影里。
这首宋词《绣鸾凤·花犯·赋水仙》是周密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楚江边的动人画面。词中,湘水女神初次见到水仙,无声地洒下清泪,表达出对春光的淡淡哀愁和无人寄托的情感。她独自倚靠春风,遥想远方,而那凌波之路在秋天显得格外冷清,只有香云伴随她的脚步。
词人借汉宫仙掌和明月,寓言水仙的高贵与神秘,又感叹如兰芷般幽雅的水仙并未得到应有的欣赏。春日思绪飘渺,无人能理解其国色天香之美。水仙与词人成为岁寒时节的伴侣,共同面对清冷。小窗内,翠袖轻烟缭绕,梦境中,水仙在灯影下悄然绽放,清露滴滴,更显其孤寂与清丽。
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将水仙的神韵与词人的感情交织,展现出一种幽深而感伤的美,体现了宋词婉约含蓄的艺术风格。
斗杓东指斡春回,乐奏升平助殷雷。
鱼跃原无溪面冻,雪光散作岭头梅。
主人和气均千里,北客归怀寄一杯。
色满皇州三殿喜,琼林先放桂花开。
齐山郁愁烟,镜潭坠孤月。
佳人去不还,生别成死别。
有才曾未施,负冤终莫雪。
世情多反覆,美玉不如铁。
无路攀魂车,隔江寄清血。
铿铿南华经,语意妙复妙。
高能出苍旻,卑不厌藜藋。
阴静偶暂处,影迹两莫吊。
息踵真人徒,息喉愚者绍。
方同造物言,万变领枢要。
既能无怛化,勿凿混沌窍。
百家拾其馀,所得及遗溺。
至音听以气,世或昧此调。
不见杏坛讲,犹为渔父诮。
君看泰山顶,半夜日先照。
惟逢蒋颖叔,沉默造玄窔。
落笔逾万言,严密若诰诏。
嗟予久聋瘖,此道雅未剽。
一昨闻君谈,神悟百骸疗。
人忘道术游,鱼忘江海跳。
昭亭果见期,为子发长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