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宫对雪》
《南宫对雪》全文
明 / 郑善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南宫雪深朝未稀,冰厅映日还辉辉。

天寒野鸟湿不下,风急灵鹤今何归。

袁安闭阁自进退,扬云著书犹是非。

束带栖栖岂余志,数年朝士俱戎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宫在大雪覆盖下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南宫的静谧与庄严。首句“南宫雪深朝未稀”,以“雪深”和“朝未稀”两个词组,既点明了时间(早晨)又描绘了空间(南宫),营造出一种初雪未尽的氛围。接着,“冰厅映日还辉辉”,将“冰厅”与“映日”相结合,不仅突出了南宫建筑的特色,也通过“辉辉”二字,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光亮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天寒野鸟湿不下,风急灵鹤今何归”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寒”与“野鸟”的行动限制,以及“风急”与“灵鹤”的可能归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寒冷与静寂,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生物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反应。

“袁安闭阁自进退,扬云著书犹是非”引用了历史典故,袁安闭门自处,反映了诗人在复杂世事中的独立思考与自我抉择;扬云著书,虽有是非之辨,但依然坚持学术追求,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这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内心世界和价值取向。

最后一句“束带栖栖岂余志,数年朝士俱戎衣”,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通过“束带”这一动作,形象地表现了官场人士的忙碌与束缚,而“栖栖”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状态的反思。同时,将“朝士”与“戎衣”并置,暗含了对朝臣们在和平时期却身着战袍的讽刺,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意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宫雪景的描绘,结合历史典故和现实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郑善夫
朝代:明   字:继之   号:少谷   籍贯:福建闽县   生辰:1485—1523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猜你喜欢

黄金台

燕昭北筑黄金台,四方豪杰乘风来。

秦家烧书杀儒客,肘腋之间千里隔。

去年八月幽州道,昭君墓前哭秋草。

今年五月咸阳关,秦家城外悲河山。

河上关头车马路,残日青烟五陵树。

(0)

咏柳

照影盈盈拂自垂,受风缕缕弱还吹。

关山笛里思归引,灞水桥边恨别枝。

翠黛莫因春去损,纤腰乍向月明移。

可怜空傍章台老,欲惜凋零更有谁。

(0)

四言诗十六首·其十二

玄龟食蟒,饩䭘时坐。飞鼠断猿,亄啬胆破。

狼虱啮鹤,䭢□折剉。青要食虎,利遴不货。

在气非形,以小制大。

(0)

项黄中家观万岁通天法帖

王氏勋名自始兴,后人书法擅精能。

江东将相传家在,翰墨风流天下称。

前有琅琊后槜李,项氏由来堪并美。

襄毅旂常战伐高,墨林书画声名起。

当时海内号收藏,秘阁图书玉轴装。

近代丹青称董巨,名家毫素重钟王。

钟王妙迹流传久,贞观在御穷搜购。

尽随万乘入昭陵,人间一字无遗漏。

碑石犹存腕锋出,风摧雨剥苔文脱。

枣木镌来波磔非,笺麻拓就戈铓失。

君家此书何处传,云是万岁通天年。

则天酷嗜二王法,诏求手迹千金悬。

从官方庆拜表进,臣祖羲献与僧虔。

生平行草数十纸,龙蛇盘蹙开天颜。

赐官五阶帛百匹,仍敕能手双钩填。

装成用宝进御府,不知何事流人间。

我思羲之负远略,北伐遗书料强弱。

惜哉徒令书画传,誓墓功名气萧索。

江东无事富山水,兴来洒笔临池乐。

足知文采赖升平,父子优游擅家学。

只今海内无高门,稽山越水烽烟作。

春风挂席由拳城,夜雨君斋话畴昨。

鸣呼我友雅州公,舒毫落纸前人同。

一官乌橵没抔土,万卷青箱付朔风。

少伯湖头鼙鼓动,尚书第内烟尘空。

可怜累代图书尽,断楮残编墨林印。

此卷仍逃劫火中,老眼纵横看笔阵。

君真襄毅之子孙,相逢意气何相亲。

即看书画与金石,访求不屑辞家贫。

嗟乎世间奇物恋故主,留取缥缃傲绝伦。

(0)

门外

门外堪长眺,携筇独立时。

禽归烟火树,牛下夕阳陂。

稍识清净理,无为世网羁。

云山多画稿,句里学王维。

(0)

将雨

忽尔雾霾起,阴风鸣挂筝。

葵枝愁日隐,蕉荫待烟生。

欲缀苔间绿,方浮藻上青。

室幽谁破寂,时有落花声。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