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影盈盈拂自垂,受风缕缕弱还吹。
关山笛里思归引,灞水桥边恨别枝。
翠黛莫因春去损,纤腰乍向月明移。
可怜空傍章台老,欲惜凋零更有谁。
照影盈盈拂自垂,受风缕缕弱还吹。
关山笛里思归引,灞水桥边恨别枝。
翠黛莫因春去损,纤腰乍向月明移。
可怜空傍章台老,欲惜凋零更有谁。
这首《咏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的形态与情感,展现了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姿态与韵味。
首联“照影盈盈拂自垂,受风缕缕弱还吹”生动地刻画了柳树轻柔的姿态。柳条在水面轻轻摇曳,仿佛在自我映照中流连忘返;微风吹过,柳丝随风飘动,展现出一种柔弱而坚韧的生命力。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树以生命和情感,使得形象更加生动鲜活。
颔联“关山笛里思归引,灞水桥边恨别枝”则进一步深化了柳树的形象。笛声悠扬,似乎在诉说着远方的思念与归家的渴望;灞水桥边的柳枝,见证了离别的痛苦与不舍。这两句通过联想,将柳树与人的离愁别绪联系起来,营造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
颈联“翠黛莫因春去损,纤腰乍向月明移”表达了对柳树生命力的赞美。翠绿的柳叶不因春天的逝去而减损其美丽,反而在月光下展现出更迷人的风姿。这里不仅赞美了柳树的坚韧与美丽,也暗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尾联“可怜空傍章台老,欲惜凋零更有谁”则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柳树孤独地老去,陪伴它的只有过往的时光。这句话既是对柳树命运的同情,也是对人生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最后一句“欲惜凋零更有谁”,表达了对无人能理解或珍惜这种孤独与凋零的无奈与悲哀。
整体来看,《咏柳》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不仅描绘了柳树的自然美,更深入探讨了生命、时间、离别等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隔竹游丝风,媚我薄衫影。
澹冶不可持,略使病体警。
无端远柳西,一抹出斜景。
平江如剪绡,映柳绿逾静。
夕气澄不收,独鹭照千顷。
抽我意绪单,缭与絮云迥。
寂寂川上矶,不见钓鱼艇。
但见行者帆,去去入瀴溟。
切空疏黛痕,渐与晚烟并。
碧窗高下楼,愁目几人醒?
颓乌下西海,流云入关黑。
过耳辚辚声,风吹忽向北。
黄旗飘大字,饷吏有骄色。
沿县苛卫防,金珠夜中弋。
私橐蔽公察,夫运委驼力。
通逵无碍辙,咄咄故前逼。
弃费可万缗,上无寸铢得。
蒙匿成具文,谁哉量盈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