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乌下西海,流云入关黑。
过耳辚辚声,风吹忽向北。
黄旗飘大字,饷吏有骄色。
沿县苛卫防,金珠夜中弋。
私橐蔽公察,夫运委驼力。
通逵无碍辙,咄咄故前逼。
弃费可万缗,上无寸铢得。
蒙匿成具文,谁哉量盈蚀?
颓乌下西海,流云入关黑。
过耳辚辚声,风吹忽向北。
黄旗飘大字,饷吏有骄色。
沿县苛卫防,金珠夜中弋。
私橐蔽公察,夫运委驼力。
通逵无碍辙,咄咄故前逼。
弃费可万缗,上无寸铢得。
蒙匿成具文,谁哉量盈蚀?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与官府的苛政之间的鲜明对比。首句“颓乌下西海,流云入关黑”以乌鸦归巢和云层遮天的景象,象征着社会的沉闷与压抑。接着,“过耳辚辚声,风吹忽向北”描述了车马行进的声音和风向的变化,暗示着社会的动荡与变迁。
“黄旗飘大字,饷吏有骄色”描绘了官府官员的傲慢与权力的象征,而“沿县苛卫防,金珠夜中弋”则揭示了官府对百姓的严密监控与搜刮。通过“私橐蔽公察,夫运委驼力”两句,诗人展现了民间百姓在官府压迫下的无奈与辛劳,他们不得不将私财掩盖,甚至依赖骆驼运输货物,以逃避官府的征税。
“通逵无碍辙,咄咄故前逼”进一步强调了官府政策对民众生活的限制与压迫。最后,“弃费可万缗,上无寸铢得”表达了百姓因官府的苛政而付出巨大代价,却得不到任何回报的悲愤之情。“蒙匿成具文,谁哉量盈蚀?”则提出了对官府行为的质疑与批判,指出这种行为不过是形式上的敷衍,实际上并未解决民众的实际问题。
整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官府的腐败与不公,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四明洞天居第九,巨灵擘石开窗牖。
扪萝陟巘不惮劳,同行况遇忘年友。
老苔护石苍虎闲,飞瀑悬岩玉龙吼。
豁然人与境俱胜,醉歌拍缶忘升斗。
固知壶中别有天,未必醉翁真在酒。
徘徊步月澹忘归,世事浮云竟何有。
松江岸侧。正乱叶坠红,残浪收碧。
犹记灯寒暗聚,簖疏轻入。
休嫌郭索尊前笑,且开颜、共倾芳液。
翠橙丝雾,玉葱浣雪,嫩黄初擘。自那日、新诗换得。
又几度相逢,落潮秋色。常是篱边早菊,慰渠岑寂。
如今谩有江山兴,更谁怜、草泥踪迹。
但将身世,浮沈醉乡,旧游休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