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矣劳物化,忧襟未能整。
薄言遵郊衢,总辔出台省。
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
时菊耀岩阿,云霞冠秋岭。
眷然惜良辰,徘徊践落景。
卷舒虽万绪,动复归有静。
曾是迫桑榆,岁暮从所秉。
舟壑不可攀,忘怀寄匠郢。
信矣劳物化,忧襟未能整。
薄言遵郊衢,总辔出台省。
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
时菊耀岩阿,云霞冠秋岭。
眷然惜良辰,徘徊践落景。
卷舒虽万绪,动复归有静。
曾是迫桑榆,岁暮从所秉。
舟壑不可攀,忘怀寄匠郢。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并融入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良辰美景的珍惜。
“信矣劳物化,忧襟未能整。”开篇便描绘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物是愁苦的化身,而自己的忧虑却无法整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为诗歌增添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薄言遵郊衢,总辔出台省。”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嚣的心境。薄言可能指的是微风,而郊衢则是乡间的小道。总辔,意为驾驭马匹,出台省,则是离开官署或城郭。
“凄凄节序高,寥寥心悟永。”节序高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心悟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里,“凄凄”与“寥寥”都用来形容一种淡远而又不失深邃的情怀。
接下来的“时菊耀岩阿,云霞冠秋岭。”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菊花在岩石间散发着光芒,而云霞则如同冠冕一般覆盖着秋天的山岭。这种景象不仅美丽,而且带有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味。
“眷然惜良辰,徘徊践落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于那些已经逝去景物的留恋。这种对时间和空间的感怀,是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感表达。
“卷舒虽万绪,动复归有静。”这句话则表现了一种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无论外界如何变幻,诗人的内心始终能够保持一份超然的宁静。
最后,“曾是迫桑榆,岁暮从所秉。舟壑不可攀,忘怀寄匠郢。”这里诗人回忆起过往经历,感叹时光易逝,而自己也只能随波逐流,不再去强求那些已经无法触及的东西。这一段落充满了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体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空间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感慨。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