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争渡急,江黑雨鸣船。
戢戢中林鸟,归飞薄暮前。
行人争渡急,江黑雨鸣船。
戢戢中林鸟,归飞薄暮前。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傍晚时分的景象,充满了动态与静谧的对比。首句“行人争渡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江面上匆忙划船过河的情景,体现了生活的忙碌与紧迫感。接着,“江黑雨鸣船”一句,通过“江黑”和“雨鸣”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阴沉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雨声与船行声交织在一起,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时间的流动感。
“戢戢中林鸟,归飞薄暮前”则将视角转向天空,描绘了一幅群鸟归巢的画面。这里的“戢戢”形容鸟儿密集,形象地表现了鸟群的数量之多。而“归飞薄暮前”则点出了时间的限定,暗示着一天即将结束,鸟儿们在黄昏前返回巢穴,寻找安宁与庇护。这一句与前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从繁忙的人间过渡到宁静的自然世界,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和思考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共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感知,富有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丹邱雨裹看春回,密雾浓云拨不开。
怪底寒窗烘晓日,朱轓亲祷梵宫来。
常若侍君侧,宁论去几程。
政须怀宿望,宁得殿名城。
执手欲何语,谀公恐不情。
斯民艰食甚,第一劝春耕。
埋轮贤使者,重席老先生。
一别遽多岁,相望无几程。
到家乘暇日,为我话深情。
欲写相思语,昏花字不成。
天寒岁律今峥嵘,御街钟鼓天初明。
近臣日报君颜喜,问寝慈宁圣主情。
万年泄泄融融乐,此事无与凡公卿。
父老问某何臻此,天子用孝公用诚。
向来瞻云一万里,雁书不到江南城。
初决和戎盖公策,来归驺驭人欢迎。
九重日奉天下养,禁苑蟠桃春自生。
当时若用他人说,至今未见风尘清。
前代功臣岂不有,未有仿佛公勋名。
封人考叔陋筹策,区区但舍君之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