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极攒空新泼蓝,山山头上立松杉。
高僧高处存高躅,不但云萝花作岩。
峻极攒空新泼蓝,山山头上立松杉。
高僧高处存高躅,不但云萝花作岩。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清幽的佛教僧舍,位于峻险高耸的山岩之上。"峻极攒空新泼蓝"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山峰直插云霄,仿佛要触摸天际,给人以雄伟、神秘的感觉。"山山头上立松杉"则生动展示了山顶挺立着苍劲有力的松树和杉树,它们在风中屹立不倒,象征着坚强与生命力。
接着,诗人笔触转向高僧的居所,"高僧高处存高躅"表明这位高僧选择了一个极其隐逸的高处作为修行之地。"不但云萝花作岩"则揭示了这里的自然景观非凡,不仅是常见的山石,而是连云雾都被赋予了坚实如岩的意象,形塑出一个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僧舍所处环境的描写,以及对高僧隐居生活的点滴展现,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净化和精神升华的理念。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每个字眼都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思,是一首充满禅意和美学价值的佳作。
桃叶歌,歌宛转,旧日秦淮水清浅,此曲之兴自早晚。
青溪桥边日欲斜,白土冈下驱虞车,越州女子颜如花。
中官采取来天家,可怜马上弹琵琶。
三月桃花四月叶,巳报北兵屯六合。
两宫塞上行,日逐江东猎。
桃叶复桃根,残英委白门。
相逢冶城下,犹有六朝魂。
东邻夜从军,西邻晓上官。
一为死别愁,一为知己欢。
欢者承新恩,拂拭头上冠。
愁者嘱妻孥,结束跨下鞍。
悲欢何不同,一危复一安。
黄尘障东华,平地生波澜。
朝荣夕赐死,转盼异暑寒。
寄语承恩人,莫叹从军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