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不数里,远闻清磬声。
四围山匝沓,一径石空铿。
寺古凋墙画,僧贫戛釜羹。
是谁充隐处,应有佛知名。
出郭不数里,远闻清磬声。
四围山匝沓,一径石空铿。
寺古凋墙画,僧贫戛釜羹。
是谁充隐处,应有佛知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城郭不远的地方,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清脆磬声。四周是重重叠叠的山峦,一条小路在石缝间回荡着空灵的声响。寺庙古老,墙壁上的壁画已经剥落,僧人们生活简朴,仅以釜烹煮食物。诗人猜测,这隐秘之处定有一位高僧,想必寺庙因他而闻名于世,佛法深沉。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环境和僧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贤隐寺的宁静与禅意。
客居半亩园,葱旧连虚迥。
华池映危构,光彩垂天影。
山花开又落,夏木变流景。
琴书含馀润,绿阴昼方永。
飘飖清风来,焕烂朱阳炳。
遥风际天末,旷目时一骋。
玩物等荣辱,忘已齐喧静。
閒将咏言适,远使尘累屏。
一为人事感,忧来岂殊境。
何如理荒畦,相呼下烟岭。